第九十三章 求援-《残明》
第(2/3)页
等到揭重熙去了四川,这个摊子就撂给了傅鼎铨,几万人马的吃喝拉撒睡,从后勤到作战,所有的担子都压在他一个人的肩膀上,傅鼎铨有些扛不住了。
“汪军门,我这次是来向你求援的……”南昌会战结束之后,傅鼎铨就给汪克凡写过一封信,请他支援抚州义兵,派楚军到鄱阳湖以东打一仗,可是汪克凡跑来跑去的,这封信就在路上耽搁了,傅鼎铨打听到汪克凡的行踪后,干脆亲自跑到吉安府来,把他堵在了半路上。
“谭泰缩回九江后,腾出手来清剿长江沿线,饶州府反而更加吃紧,他从福建浙江又调来了一万多绿营,加上八旗兵和马国柱的兵马,对我起猛攻,如果没有援兵的话,鄱阳(饶州府府城)怕是守不住了……”
江西北部被鄱阳湖一分为二,南昌会战结束后,清军从进攻转入防守,谭泰守在九江,可以确保鄱阳湖以西的安全,却担心鄱阳湖以东的长江下游出问题,所以督促马国柱等部起进攻,给傅鼎铨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复庵(傅鼎铨号)先生亲自跑来抓差,学生当然义不容辞,走,咱们去吉水县里好好合计一下,看看这一仗该怎么打!”
汪克凡熟悉明末历史,所以对揭重熙和傅鼎铨都非常尊重,既然傅鼎铨遇到了难处,能帮肯定要帮一把。
同样是东林党出身,傅鼎铨却和那些只会玩嘴炮搞党争的家伙不同,他和揭重熙一直在敌后坚持抗战,属于真正的实干派,一直坚持到顺治八年,湖南和两广全部沦陷,永历皇帝跑到了贵州,他和揭重熙才被占有绝对优势的清军消灭,兵败殉国。
天要亡我,非战之罪!
那个时候,清军已经基本统一了南方各省,江西抗清义兵败局已定,设身处地的假设一下,哪怕让汪克凡和傅鼎铨换个位置,恐怕也无力回天。所以揭重熙和傅鼎铨既是民族英雄,又和那些“事急一死报君王”的酸儒不同,如果可能,汪克凡希望能让他们加入楚勋集团。
抛开这些打算不说,楚军也需要在江西开辟一个新的战场,傅鼎铨求援的正是时候。一来郑成功如果答应合作,楚军肯定要从江西东北部进入南直隶,二来谭泰一直守在九江,限制了楚军的展,如果不想和他死磕的话,绕到江西东北部在战略上也更加灵活。
傅鼎铨是坐船来的,就住在紧邻赣江的吉水县里,汪克凡和他一起入城,简单用饭后展开一场长谈。
进攻傅鼎铨的清军以绿营为主,兵分三路,气势汹汹。
福建来的一路是佟养甲派来的兵马,从上饶出一路向西推行,兵锋直指安仁县和万年县,意图切断饶州府和南昌府、抚州府的联系,截断傅鼎铨的退路。
中路的清军以马国柱为,主要是江南绿营的兵马,其中还包括熊立春和李国栋的部队,他们从彭泽出,从正北方向攻击鄱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