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选才-《重生南朝》
第(2/3)页
“本来刚从彭城回来之时,我是想着堂试在聚贤阁举行的,可是后来想想,那样似乎不能体现出我卫将军府对才子们的重视,所以我又把堂试改在了卫将军府大堂。”
“如今选拔这二十余名才子可是重中之重,连那清查关中大族们的田亩,佃农一事都被我往后推了。所以度世,你应该能感受到我对此次选才的重视吧!”
杜骥微微拱了拱手道:“臣,佩服长安公的远见卓识,这人才永远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不知长安公需要臣做何事,就是上刀山下火海,臣也在所不辞。”
“哈哈...”
刘义真听的哈哈笑道:“哪有你说的那么夸张,还上刀山下火海,没那严重。这次朝廷的任命已经下来,长史降担任雍州大中正,并出任此次关中选才的主考官。”
“弘先了,也早已被吾任命为此次选才的副主官,如今我卫将军府日益壮大,所以我今日就任命弘先也为我卫将军府主簿,卫将军府谘议参军。你就和弘先一道同时出任此次选才的副主官,并全力配合大中正。”
“诺!”
沈庆之和杜骥皆是面带喜色的相视一笑,然后朝着刘义真躬身行礼。
看着二人,刘义真微微笑了笑,然后对着王修道:“长史,这五十选二十,就定在五日后吧,具体的题目,就按照你上次给我的,论关中之治。我到要看看,这关中大地有多少学子,对这治国理政有何独特见解之处。”
王修听得亦是起身朝着刘义真拱手笑道:“不瞒小郎君,就这一月多来对这些士子们的考核,让我想起了汉末之时汝南郡人许劭兄弟主持的月旦评。”
“实际上这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也评了不少的才子,不过有时候到是挺失望的,毕竟来这长安参加此次选才的不下四百人,结果只留了这五十人。”
“那些来参加选才的,大多都是空谈之辈!人都说乱世出英雄,乱世多隐士,可是这一月来实在没找到几个好的人才来。”
呵呵!
刘义真听得也是微微一笑,道:“长史莫恼,能够选出这五十人足够了,我也没想过要一下子招揽多少的才子,毕竟单单是对这些人的培养,就要花上几年功夫,如果这五十人中有五个能够在将来独当一面,我呀就心满意足了。”
“真正的大才,如弘先,度世,都是可遇不可求!其余的算得上中才的,能够在三五年内学有所成,那就是我关中的一大幸事了。”
“不过,吾到是有一个想法!”
说着刘义真顿了顿,扫了眼底下几人,道:“我们到是可以学学朝廷的太学,就以长安所建的这聚贤馆为基,让关中各地郡中正,每年推荐几位当地不论是寒门,高门的士子到我长安聚贤馆来学习,学有所成可留在长安各官衙学习,日后好为我所用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