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意呆利-《重生在70年代》


    第(2/3)页

    吃喝玩看,照像,张兴明领着一群丫头满意呆利的自驾游。七月初,正是欧洲最漂亮的时候,气候也并不炎热,这里的饮食也完全能够接受,意呆利面和意呆利饺子国内也是到处可见的。

    七月六号,一行人终于来到罗马。何娟娟和她的团队到了。

    这个城市给人的第一印像就是教堂,好像整个城市都是教堂。一共有七百多座。这里是欧洲文艺复兴的中心,巴洛克风格的发源地。

    罗马在这个年代常驻人口就已经超过三百万了,是欧洲名符其实的超级大城市。这里的气温相较于博洛尼亚那边要炎热许多,也更干燥。七八月份是这里最热的季节。

    罗马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在这里出现过许多欧洲历史上的大人物,古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凯撒,君士坦丁,狮心王,这里是十字军东征的起点。虽然这些所谓大人物大事迹在我们角度看来有点像某个县城的农发起义,但必竟是欧洲轰轰烈烈的大事件,是历史。

    我们国内总是有这么一些人,自己家的事就是批判,不屑于顾,然后对国外的历史表现出浓厚的趣味,不断的去探索,帮人家赞美,宣扬。

    事实上那会儿欧洲还没形成现代文明,到处充斥着野蛮残暴色情奴役抢掠和剥夺。而他们所谓轰轰烈烈的大战也不过就是拿着棒子和匕首的几百或者几千个农夫罢了。就好像日本所谓的战国时期,事实上就是几十个农民打野架。

    欧洲的中世纪有点像咱们大秦时代的百越,咱们不考虑技术和人口武器上的差异,就说状态。

    都是几十个人披身麻袋片就敢称王登基了,而罗马的特殊地位就在于,这里是教庭,一切反对者都是邪恶的都被砍头或者烧死了,无论谁称王都要得到教皇的认可。这就是欧洲所谓的善良和人权,不过是赤果果的强权暴政罢了。

    “哇,这栋楼一百七十年了呀。”

    “哇,这个雕像在这里站了一百三十年了喂,好浓厚的历史气息,太伟大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