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黑蚂蚁-《重生在70年代》


    第(2/3)页

    再后来就是只有合同没有蚂蚁了,“公司觉得运输费用太大,影响所有认养者的直接收入,于是投资数亿打造了饲养基地。”

    04年,一份由公安厅提供的报告,其中指出了包括蚁力神在内的十余宗具有集资诈骗倾向的活动,报告中用“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形容当时的景况,很快,领导批示了,下级传达了,这份报告也就此成为了档案尘封至今。

    一直到07年,蚁力神资金链断裂,近八十万份认养合同,蚁力神负债百分之一千五百,二百多亿资金不知所踪。然后王某被抓,钱的事不了了之了,连罪名都没用集资和诈骗。

    所有在那个年代的类似事件,都是缘于老百姓久旱的致富心理,以及地方政府发展经济致富一方的急迫心态。

    而且那个时代的东北百姓好哄啊,说啥信啥,从君子兰的政府到万亩造林和蚁力神的明星,都让老百姓深信不移。万亩造林计划的陈相贵为了成为明星投资本土电视剧参演,只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可信度,然后成功了。这是最后的淳朴时代。

    从马教练一个广告救活了一家鳖精厂开始,打开了骗商的大门,一股保健风吹遍中华大地,各种口服液如雨后春笋一样出现壮大,只要买台灌装机,开水加糖精就可以赚大钱了,操作如此简单。他们抓住了中华百姓最后的一点淳朴,也把淳朴消耗得一干二净。

    从95年到05年,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完全就是骗商时代。各种骗局骗术层出不穷,驰骋在中华大地上屡战不衰,老百姓完全就是一群被动的羔羊。

    随着老百姓越来越聪明,越来越不好哄,有人提出了“老年经济”,开始磨马霍霍向老人,一直到今天,这样的各种公司依然长盛不衰,繁荣的很。聪明人还是很多的,很快“儿童经济”“女人经济”“孕婴经济”纷纷出现,甚至有专门的“病患经济”,骗商细化。

    各种铺天盖地的软文硬广,误导诱导引导指导,反正就是快点进坑,为些不惜指鹿为马,各种专家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个一个不要个碧莲,为了钱硬生生把好好的一个词汇“专家”从褒义砸成了贬义。

    民间淳朴消耗怠尽以后,就不要再去谈论什么礼仪善良,那是奢侈品。

    ……

    “喂。和你说话呢。”一记粉拳砸在张兴明肩膀上,把他从乱七八糟的胡思乱想中锤了出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