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本溪化工集团张兴明是知道的,进入90年代以后,本溪的煤矿和化工都进入了衰退,煤是因为资源接近极限,大量的矿井因为挖空而关闭,导致大量矿业工人失业下岗,而化工则是因为产品老化,在市场上举步维艰,厂子停产待工,工人赋闲在家。 90年代中期的时候,发生过多起集体上访事件,矿务局的失业矿工,化工集团的工人,集体出来跟政府要说法,进行游行,他们堵住主要路口,或是干脆坐到铁路上,想引起官方的重视,但行业不行了,再怎么挣扎也只是临时得到一点安慰,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什么问题。 其实政府也挣不容易的,就比如矿务局这边,煤是老天爷给的,挖完了咋整?你想上班,我也想让你上班啊,可是老天爷不给煤了啊。而同一时期,私人小煤窑如雨后春笋一样疯涨起来,富了一批人,也不知道这中间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 不只是山西的煤老板牛逼,全国的煤老板都牛逼。 …… 小田点点头,说:“有,规模还都不小,具体生产什么我不是很清楚,明天我去问,反正,你这厂子必须要建在本溪。唉,真能达到你说的,超过国际水平?” 张兴明说:“肯定,保证。” 要知道张兴明开这辆福克斯可是纯进口版的,不只是车进口,连车里用的消耗品也全是纯进口原装的。中国人有个很奇怪的心态,买个国产车,就舍不得用进口机油,而一旦买辆进口车,就连换个雨刷他也会选择更贵的进口货。 中国的机油市场一直到张兴明回来,都是混乱的。 国产的这些咱就不说了,心里都有数,咱就说所谓进口货。 事实上,一直到现在,市场上卖的所谓进口机油,大部分都是欧美市场上淘汰了十几年以上的禁售型,然后再拿到中国市场上来换钱,就像超市用的保鲜膜,日韩欧美全部禁止的东西,在中国每天要消耗几百吨,为啥?没人管。 中国的各种机构到是设了不少,各种检验机构更是多如牛毛,可以说是世界上增设机构最多的国家,没有之一,但事实上呢?这些机构都是只管坐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收费,难为一下本地小老板,其他的一概不视不看不听不说。 现在国际上的通用标准是SN(GF-5),咱们国内呢?大量的SL还在吹牛逼自己有多好呢,别的就不说了,有车的可以自己搜一下。 这里提一句,开德系车的朋友,你最好买德国原装机油,美系机油对德系车是有伤害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