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卖菜翁(5)-《重生在70年代》
第(3/3)页
这时候天还没亮,库里点的几个白炽灯炮也就是照点亮,根本看不清楚。
凭眼力上了货,要自己扛到等在市场外的货车上,一筐芸豆七八十斤,一筐黄瓜一百多斤,没人帮忙。
货车车主把车斗里铺上很大的棉垫子,一头搭在车厢外。
上货的把菜扛过来,他站在车上接一下,在车里码好,等大伙货都到了,摆好后,再把棉垫子包回来捂严实,用绳子绑结实了,开车往回走。
车装了菜就坐不了人,上货的去火车站坐通勤车回南坟。
火车比汽车快,上货的到家了,准备好带车子到接货的地方等着,车到了把自己的货拉回家,进货的工作算完成了一半。
然后还得挑捡整理,把石头湿泥拿出去,把菜的烂叶枯枝择掉,整理的齐齐整整的码到卖货的箱里,这才算准备好了。有时候里面夹的烂菜多了,就算是赔了。
因为大伙上货的地方都差不多,有时候几个卖菜的一合计,卖贵点吧,怎么也得把本弄回来,那这几天老百姓就会发现某样菜涨价了。
这种情况再想挣钱是不可能的,其实能回本就不错了,这个时期能天天吃青菜的家庭真的太少了,卖一天青菜也就卖个几十百把块钱而已。
像张兴明买这一次,都比他平时一天卖的钱还多,就难怪他一再的确认了,实在是不敢相信。
……
卖菜的小贩把菜称好,分别装在袋子里,然后在外边又给套了一个大袋子,递给张兴明,说:“给,一共是九十三块五,你再给十三块得了,五毛不要了。”
东北人卖东西喜欢算整钱,定价也是这样,一般都是整块,最多带个五毛,好算账。
张兴明又掏了十三块钱递给他,拿了菜拎在手里往前走,那小贩一边收钱一边喊:“再来啊兄弟,我天天在这块,保证足称给你。”
张兴明冲他摆了摆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