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1:袁本初强弩之末-《三国英雄谱》


    第(2/3)页

    勉强抵挡了高云一阵子,估计袁绍也去的远了,急忙虚晃一枪,抽身遁入乱军之中,夺路而逃。

    高云是个惜才之人,见张颌武艺非凡,心有不忍。所以便没有施展飞马一斩,张颌也算捡得一条性命。

    袁绍得张颌拖住高云,纵马逃出战阵,恰巧碰到北营颜良文丑一起领兵来救,心下大喜,急命颜良文丑二将领兵杀入战阵,增援本部兵马。

    这一场混战,直杀的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虎威军兵马虽少,但战斗力却过河北兵马太多,而且士气又旺盛。厮杀两个时辰,河北兵马大溃,死走逃亡不计其数。

    袁绍不敢再战,传令鸣金收兵,退回邹平。虎威军六阵兵马直追到邹平城下,但城上箭矢如雨,无法靠近,旋即收兵。

    袁绍退回邹平,喘息稍定,急招众文武商议。

    郭图劝道:“主公,虎威军势头正盛,宜暂避锋芒。如今高云所领兵马不足,尚不能四面围城。以属下愚见,应趁此时退,回至河北,整顿兵马,再图报仇雪耻不迟。眼下情势危急,望主公早做决断!”

    袁绍本来也是决定撤退的,眼下的局势就更是非退不可了。如果再打下去,全军覆没都说不定。

    所以,郭图一说这话,袁绍连连点头,“所言有理,高云小儿,一时得志。虽不足畏惧,然而本公为全军将士考虑,决意暂且收兵,退还河北。只是如今虎威军十万兵马在此,即便要退,又当用何法啊?”

    袁绍话音刚落,审配随即出列,拱手说道:“邹平去黄河,东朝阳最近。当初渡河之时,曾将部分船筏置于彼处。属下以为,由东朝阳渡河北还,最为妥当”。

    审配话刚说完,武将班里张颌出列话,“主公,由此地北渡黄河,最近只两处渡口。东朝阳最近、而高青稍远。末将以为,高云必然料到我军将由东朝阳渡河北还,而以此地为重,设下兵马拦截。相反,高青因离邹平稍远,高云或许不以为主公会舍近求远。故而,此地或许更为稳妥,请主公定夺”。

    袁绍听了审配和张颌的话,都觉得各有道理,故而迟疑不决。考虑了好大一阵子,突然灵机一动,笑道:“此事易耳,当初渡河之时,为防万一,我于东朝阳、高青、莒县三处皆放有船筏。如今既然东朝阳和高青各有优势,不如便分军两路,一同渡河”。

    袁绍这么一说,下面文武众人也觉得可行,反正是逃跑,路数相对变的不那么重要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