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探望-《大汉奸臣》


    第(2/3)页

    “老师,您这次远赴边塞苦寒之地,弟子心中不放心,所以想陪老师一同前去,也好让弟子跟在老师身边尽一尽孝心。”

    蔡邕愣了一下,脸上露出笑意,却毫不犹豫的摇头说道:“不可,为师此去朔方乃是戴罪流放,又不是去享福的,岂能让你跟随同往?”

    “老师身遭大变,身为弟子,却无能帮到老师,若不能跟随老师身边尽心服侍一番,弟子又于心何安?纵然不能长期留在老师身边接受教导,至少也要陪伴老师到朔方安顿下来吧?”

    蔡邕叹了口气,坚定的摇头道:“增儿,你的好意,为师心领了。不过为师如今是戴罪之身,你身为为师的弟子,原本就有可能受到牵连;若是再陪同为师去朔方,到时候你的前途就真毁了。”

    段增笑道:“老师,弟子如今已经辞去官职,又有什么好担心的?而且身为老师的学生,就是受到牵连,弟子也是心甘情愿的!”

    段增是真的不感到担心。

    他记得历史上黄巾之乱爆发后,为了消除内部纷争,争取士人的支持,在皇甫嵩、卢植等人的建议下,天子最终取消了党锢的禁令。

    也就是说,即便受到牵连,仕途受影响,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左不过等上几年就是,反正他还年轻,几年时间还等得起。

    不过蔡邕却不知道这些,他闻言后又是感动,又是欣慰道:“没想到为师平日里有那么多的朋友,但真正能与为师患难与共的却是少之又少;反倒是你,却能不计得失,看来为师真的收了个好弟子啊!”

    段增听了心中满是惭愧,若不是知道党锢的禁令在几年后就会取消,只怕他也不会有陪伴蔡邕去朔方的勇气。

    毕竟这个时代一旦被打上了“党人”的标签,后果可不是闹着玩的,轻则逃亡山野,重则送掉性命,任谁都不敢轻易担负此罪名。

    所以对于蔡邕的夸赞,他却是有些承受不起。

    “老师,想来朝中诸位大人各自都有一些顾虑,毕竟身处他们那个位置,牵扯的关系实在太多,自然不能率性而为。而弟子却是身无官职,又不需过多担心家人,所以才能如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