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四章 太后崩-《大宋之重铸山河》


    第(2/3)页

    赵构是黑着脸出去的,柔福帝姬心中越发感慨,越发感激这位“母亲。”

    即便到了临终之际,仍旧费尽心思为自己谋划,哪怕不惜得罪皇帝侄子。

    这份感情,这份恩德,再也没机会报答了……

    拉着孟太后的手哭了许久,直到徐承嗣拉动的她的衣襟,呼喊道:“娘亲。”

    柔福帝姬回过头来,瞧见诸多老宫女站在身后,低声道:“长公主殿下,奴婢等要为太后梳洗更衣,准备入殓之仪,还请长公主节哀,暂且移步。”

    “好。”

    柔福帝姬这才依依不舍地起身,拉着儿子向孟太后的遗体,最后一拜。

    宫女们立即前去为孟太后整理仪容,更换寿衣,慈宁殿中,灵堂也已经搭建好,祭奠之礼已经开始。

    “承嗣,你随娘一起去,替你爹为大娘娘守孝,能做到吗?”

    “能!”

    徐承嗣欣然答应,小脸上表情格外坚定。

    ……

    这个年代,老人去世,子女是要在灵堂守孝,向前来吊唁的客人还礼。

    不过皇家略微特殊些,赵构作为皇帝,除了每日守孝祭灵之外,还要处理政务。

    故而灵堂里,更多时候时吴皇后在打理。

    然而宗亲、勋贵和大臣们前来吊唁时,不约而同都注意到一件事。

    眼睛红肿的福国长公主默默跪在灵前祭奠,身边还有个年幼的孩童,也有模有样地祭奠守孝。

    三四岁的孩子,正是好动的时候,能够乖乖跪在那里已经难能可贵,更别说现在这般有模有样,乖巧知礼。

    相比之下,养在宫中的皇子赵伯琮左顾右盼,时常哭闹,相去甚远。

    故而任谁见了都会赞誉一句,福国长公主孝心可嘉,教子有方,还夸赞秦国公长子仁孝有礼,将来定是个有出息的孩子。

    秦桧在灵堂看到这一幕时,心情有些复杂。

    这叫什么事?

    以前还真是小瞧了柔福帝姬,竟想到了如此办法的,在勋贵朝臣们面前又刷了一回存在感,赢得如此多的好评与赞誉。

    但仅仅是这样可不行,孟太后好不容易去了,等待许久的机会,岂能放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