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秦帝胡亥反倒由于长期沉浸于国耻思绪,关心则乱,以至于过分谨慎。 一想到这里,李必觉得自己不能再继续沉默下去。他必须要说出自己的周密思虑,不然这样一个绝佳的机会就会错过。 一想到这里,李必决定对秦帝胡亥劝说。他相信这个时候的秦二世胡亥,有着绝对的判断力。 “陛下,以目下情势,臣以为河南国有三弱,大秦有三强,可出河东一战彻底收复三川郡。” 见到李必如此自信,胡亥眼底掠过一抹凝重,沉声,道:“河南国有那三弱,大秦又有那三强?” 闻言,李必对着胡亥深深一躬,道:“其一,河南国朝野沮丧颓废,丧失斗志。河南国立国太迟没有坚固的根基,如此之国可胜不可败。” “砥柱一败后,不思自省,申阳国小民弱,绝无死战之念,这样的国家灭起来并不难,甚至于可以说是翻手可定。” “经过这一败,河南国精兵尽失,大将阵亡,河南国刚刚聚集的国势骤然溃散,举国又陷于低迷,短期内绝不能恢复。” “相比之下,大秦帝国虽偏安一隅,但经过砥柱一战,军心民心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此时正是士气高昂,举国上下立志雪耻复仇。” “大军更是求战心切,民气斗志大大强于河南国。” “其二,河南国宫廷腐败,任人唯亲。河南王志大才疏,只能为一武将而不能成国君,偏又刚愎自用。” “大战一起,河南国朝廷必相互掣肘,力不能聚。相比之下,我大秦帝国虽偏安一隅却是举国同心,君臣无猜,将士用命。” “其三,整个河南国守军虽可凑集十万之多,但多为地方守军,且都是新兵没有上过战场,战力可想而知。” “河南王申阳虽曾为赵国将军,但目下河南国之中只有五万精锐,大战若起,就算是申阳亲自上战场又如何!” “相比之下,我新军精锐战力极强,大秦朝野更是上下合力,如此一来,必可以大胜。” 听到这里,胡亥点点头,对着李必笑了笑,道:“此三策不错。”接着却又没有后续,只是沉吟着却不再说话。 李必一看胡亥这样,就清楚十有八九是泡汤了。只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就在眼前,他不愿意错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