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退一步海阔天空(加更章)-《保卫国师大人》


    第(2/3)页

    “我们就该眼睁睁看魏国拿着安夏人的血汗钱一日一日富强下去吗?”徐陵海冷笑,“新夏初起,百业待兴,尚无余力反攻复仇。抱残守缺纵然是很有骨气,对新夏这几百万大活人来说又有甚用处!”

    随着时间推移,支持徐陵涨的臣子却越来越多。而女王高踞宝座,耐心倾听正反双方的辩议,却从未表态。

    可是聪明人明白,种种迹象都表明,这件事的背后推手是傅灵川。他的态度,就代表了女王的态度。

    钦原侯梁书栋轻咳一声:“既是赔偿,新夏就该拿。”是几千万两银子还是仇恨能让新夏人好好过日子?这答案连三岁稚童都清楚,只不过上至官员下至百姓,心里都有个打不开的死结,“只是结盟一事有待商榷。最好么,不与魏国结盟,否则莫说国民这一关不好过,峣、晋也会声讨。”

    他的意思就是赔偿金要拿,盟约不签。

    好处都想占,麻烦半点不想沾。冯妙君前世最恨这种人,每见之必要戗得他们无话可说。偏现在身份地位不同了,听得牙根儿痒痒却还要道:“梁卿言之有理。有这多重顾虑,我们不该与魏结盟,以免失了人心。不过么,但凡有一丝可致国富民强的机会,新夏也绝不该放过。”

    这是什么意思?

    廷议结束以后,许多人都在心里暗自揣摩。

    ¥¥¥¥¥

    不久以后,各地将百姓请愿情况汇报过来。签字支持的人数之庞大,连冯妙君见到都轻吸一口凉气。

    请愿者,逾四十万人!

    这是什么概念?全国每十五人当中就有一个去签下了请愿书,这还包括耄耋老者和不谙人事的婴孩。

    有这样高度集中的民意加持,赞成与魏国议和的声音一下超过了反对者,就连朝堂上也是一样。

    民心所向,谁也不愿、不能拂逆。

    这种情况下,新夏王廷重新将魏使“请”回乌塞尔,再度谈判。

    很快,双方达成协议的消息就广为流传:

    魏国与新夏建交,从此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不支持和鼓动对方国内的叛变,不支援对方敌国的军事行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