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孙翊出事了!-《颠覆三国记》


    第(2/3)页

    再经过一番争论,始终还是黄承彦的这个提议最公正,于是,大事就如此定下来。

    黄顺的夏吟坊一下子得到这么一大块产业,兴奋的他连忙回去发出荆州分舵第一块“夏吟令”,召集马谡他们过来商量如何尽快消化这块大蛋糕。

    由于习嘉和杨承肯定要随着家族搬到江东,相应的,镇武堂和镇东堂也得跟着搬到江东。

    马谡戏言:“这下,江东的实力一下超过荆州太多。我们得赶快招兵买马才行。”

    习嘉和杨承却一脸不高兴:夏吟坊拿到这么大块资产,他俩却没份参与,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热火朝天的议论如何分派人手前去接收。

    仅凭他们那几个手下,自然远远不够。实际上,各家都是倾尽全力帮忙,清点造册,帮助夏吟坊做事。

    至于夏吟坊各堂之间的分配,这就简单的很了。因为所有堂主,都能掌管整个夏吟坊的资产,根本不分家。

    实际上,他们几个堂主,不过挂名而已,实际业务他们一点不插手,就是闲了去逛悠逛悠,表示这是他们的地盘。

    正因为他们不做事,所以,必须鼓励下面人拼命做事。从一开始,为了激励下面的管家、伙计好好帮他们赚钱,黄顺就规定好:各家愿意来为夏吟坊出力干活的管家、伙计,一律提高一倍酬劳。不但如此,到了年底,黄顺还会给他们分红。

    他们赚得多,黄顺才会赚的更多。如此利益捆绑,大家都是一条绳的蚂蚱,你好我也好。但你不好,对不起,我不用你了。

    这样的绝妙好计,黄顺自己当然没那个头脑想出来,是梦里世界给他的启示。

    正是夏吟坊有这个机制在,各姓那几个老族长,才会放心把这么一大块产业,交给他们几个毛头小伙子。

    这一忙,就是十多天过去。黄顺他们虽然是甩手掌柜,但每天各处巡视一番,也是忙到昏天地黑,可知整个工程量之大。到现在,也才清点了不到一半。

    这天,天刚蒙蒙亮,黄府大门刚打开,就有一辆马车从路口冲过来,来到门口,赶车人“吁”的一声停住,利落的跳下马车,小心的从车厢里扶下两位年轻夫人。其中一位,身怀六甲,行动不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