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广州之战2-《1640四海扬帆》
第(2/3)页
“广州左卫军户。。。”
守序轻轻点头,李成栋从松江南下,所部4100兵,鞑靼人给他加强了罗成耀、阎可义、马宝数部,总共不过6,7000人。这些老兵征战经年,多有折损,广州一万守军更多还是以本地人,尤其是广州四卫军户为主。
守序拍了拍士兵的肩膀,“坚持住,士兵。我们一起守住战线,我们守的时间越长,你们家人安全撤离的机会越大。”
守序收起望远镜,转身沿台阶下城。
杜永和一直拒绝任何援军进入广州城内。前些天城外炮台尽数毁弃,鞑靼人终于打开向前运动攻城炮的通道。炮垒修筑工程无法遮掩,鞑靼人会在哪里发动总攻显而易见。杜永和着急如热锅上的蚂蚁,当初他挡着不让援军进城,现在他得四处跪求援军了。
潮惠尽数易手,虎门陈奇策是水师,李元胤被挡在三水,无法向前迈出一步。香山明军是杜永和唯一能指望的援军。守序等待这一天很久了,接到杜永和的求援信第一时间就上船开拔。
杜永和求援来得太晚,守序到时广州形势已十分危急。幸好香山明军动作快,赶在城破前赶到,否则以城墙毁塌后明军的士气,鞑靼人将轻易攻陷南天第一城。城墙是守军最后的心理凭依,很多时候,城墙塌陷守军就解体四散而逃了。其实像这种程度的塌陷,倒下的废墟依然是攻击方难以克服的障碍。从现在开始分秒必争,不犯任何错误,广州城的百姓犹有一线生机。
张月征发了6000壮丁,日夜赶工,在破口后重筑一道新的防御工事。工事以城北各衙门大院为核心支撑点,拆下砖石大木门板,堆砌沙袋和盛土的竹篮修筑炮垒胸墙。
在广州城东北角打巷战有个非常棒的地理条件,广州城内有诸多珠江支流与十余条壕渠,其中在旧城东边有2渠,稍北一渠自越秀山流经贡院,向东从城墙下注入文溪,老广州称之为东溪。珠江三角洲水量大,虽称小溪,可河道依然有20米宽,河道深达4米,难以轻松逾越。城内新防线依托这条文溪流而建。
守序骑上战马,紧咬牙关,东溪必须守住。
广州城防司令部设在由布政使衙门改建的两广总督衙门。
广州城内的主要将领,成栋部下杜永和、张月、张道瀛、吴文献、李建捷,杜军主守最危险的城北和城东。
广州回兵指挥官,广州左卫掌印指挥使羽凤麒、指挥使马承祖、撒三浮,左卫汉兵指挥使张启贤,左卫主守城南。
广州前卫世袭掌印指挥施焜然兄弟,前卫主守城西。
广州有南明最强的军事动员潜力,装备精良,官兵军户余丁众多,其中也不乏有战斗经验的精兵。袁崇焕东莞人,他带了很多人去辽东。袁崇焕死后,这些人多数回了广州。如游击将军郭瑶就曾以守备衔在辽东服役,像他们这样的本地老兵是广州明军中坚力量。
邵武帝把广州官兵派到三水与永历的肇庆兵广西兵打内战,李成栋300骑偷袭广州成功,控制广州官兵家属,收降本地明军。荒诞的一幕倒是留下了不少好处,广州未经血战,最大程度保存了城内动员潜力,现在全用到本次广州之战了。
守序到时,几个将军面红耳赤。会场上军议气氛很压抑,
有人小声告诉守序,羽凤麒与杜永和大吵了一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