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美人皮色-《百工匠心》


    第(2/3)页

    鲁善工脑中闪过信息,这才是宣德炉珍贵的关键,其实就是一种黄澄澄的铜锌合金,正是这一特点才使宣德皇帝龙心大悦。

    可最后他还嫌色泽不够贵气灿烂,又在铸时又往里加入锌、黄金和白银,这才产生出黄金般澄亮光辉的铜锌金银合金。

    所以明万历年间大鉴赏家、收藏家、画家项元汴说:宣炉之妙,在宝色内涵珠光,外现澹澹穆穆。

    宣德炉最妙在色,其色内融,从黯淡中发奇光。史料记载有四十多种色泽,为世人钟爱,其色的名称很多。

    例如紫带青黑似茄皮的,叫茄皮色;黑黄象藏经纸的,叫藏经色;黑白带红淡黄色的,叫褐色;白黄带红似棠梨之色的,叫棠梨色。

    特别是吴邦佐,造炉巧匠,也是冶炼铸造宣德炉的督造官,还是炉式、款式、色种的设计者。后来为宫廷的宗庙社堂,铸造大批铜器,同时还私铸铜炉出售,皆精妙绝伦,为世人十分珍贵。

    手里的香炉,就算不是宣德三年极品,吴邦佐宣德炉已经是难得一见。故宫都藏有他的象耳三足铜炉,周身呈墨绿色,无纹饰,宛然似一道釉宋窑瓷器,光彩照人,铸作精工。

    传说宣德皇帝在位时,官内的佛殿失火,金银铜像都混成液体。又传说是佛典起火,金银珠宝与铜都烧结在一起,于是宣德皇帝命令将其铸成铜炉。

    后来皇帝询问铸工,铜炼几次才能精纯?

    铸工回答说用六火炼铜,就会现出珠宝的光彩。于是命令炼十二火,把铜做成条。再用赤火熔化铜条,置于钢铁制成的筛格上,把先滴下的最精纯的选取出来制成炉,如此精益求精,不计工本才会出现后世大名鼎鼎的宣德三年香炉。

    捧起冲耳炉,细看在光下发出暗红色,晶莹剔透,朱红斑,上品皮色,比一般的朱砂斑更稀有。

    说到香道,那是纪如烟的专业,自信道:“将宝石般的锋芒内敛其中,出现温润如珠玉般的光泽,虽是淡雅庄穆,而其中玉粒金屑的彩饰,则在炉身的肤理间隐隐呈现,仿佛融雪时的冬日清晨,或是夜晚的雪光一般,晶莹柔润,映照四方的光华,绝非其他的鼎彝所可以比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