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查有实证-《一池春》


    第(2/3)页

    厉霄把心底的诧异往下压了压,示意冯兆霖继续说。

    冯兆霖一面摇头一面开口:“别的都没什么,毕竟是宫里的人,还有郑公给他撑腰,他就是逾越些,不是太过分的,我们都能忍了,而事实上,我也真的忍了这么多年。只是近几个月,他越发的过分——”

    他说到这儿,好似又动了肝火,正经的上了气头:“千户知道,山东是产粮的大省,也该知道,山东的粮,有一大半都是我们济南府产的。济南府的地,不适合种桑苗,万亩良田都种了农苗,每年丰收了,除了我们省里自己留下的那部分,都是贡到了朝廷里去,再由朝廷统一调派,而每年我们要交多少的粮上去,也都是有定额定数的,除非遇上大灾年,粮食欠收,不然少了一粒粮食,户部也不会饶了我们。”

    六部的事儿厉霄多少知道些,还是托了他祖父的福。

    户部管着天下的银钱粮食,每年到了岁收的时候,都是户部最忙碌,也最严谨的时候。

    冯兆霖这话说的不错,产粮的大省,无缘无故的少了粮食,户部是不会轻易算了的,到时候说不清楚,必得在御前请旨,好好把山东这一干官员查个清楚。

    而贪了官家的粮,那可就不是摘了头顶官帽那样简单的了。

    厉霄点点头:“冯知府说杨明礼过了头,他是在粮食上动了心思吗?”

    “可不是!不然我好端端的,犯氮气才会跟他过不去。”冯兆霖咬牙切齿的拍桌子,“打从几个月前,他就圈地,侵占百姓的田,毁了一大批的农苗。千户,他毁了农苗,等到了该收粮的时候,粮就收不齐,我们往省里头就交不上去,巡抚大人就得找我来问话,我不能眼看着杨明礼毁我,更不可能看着济南府的老百姓吃不上粮,活不下去,可他是宫里的人,我又能拿他怎么样?”

    “所以你先前去找他谈过?”

    如果按照冯兆霖目下所说的,杨明礼不是头一天开始干这事儿,而他却是今日才把人软禁,那之前,冯兆霖应该不止一次找杨明礼谈过这个问题才对。

    果然冯兆霖点头说是:“谈了不止一回,他一开始也还寒暄客套,说什么一时糊涂,后来却变本加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