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九章 理解不等于赞同-《时空走私1859》
第(2/3)页
很多人在痛斥蓄奴制不人道的时候,大多是想当然,包括那个曾经在欧洲与美国北方中上层社会引起巨大反响的《汤姆叔叔的小屋》,虽然发人深省,但里面的内容其实很多都是想当然,十分值得商榷。
原因很简单,在南方蓄奴制的背景下,黑奴其实都是属于白人奴隶主的,他们要依靠奴隶主生存,等于固定在了土地上。成了中国佃农或者俄罗斯的农奴一样的存在。
这样一来,奴隶虽然要劳作,但由于奴隶本身也是奴隶主的财产,所以奴隶主也要小心的对待他们,因为一旦奴隶死了,就等于奴隶主的财产受到了损失,所以南方黑人奴隶虽然看似没有自由,但其实就生活而言,至少是能有一个温饱。不必提心吊胆的为明天发愁。
反倒是北方那些非蓄奴制的地区,黑人名义上不是奴隶了,但他们身无分文,没有任何的生产资料。而且实际上也没有什么社会地位,跟白人根本不可能平起平坐,很多白人能做的工作,黑人根本就做不了。
像餐厅服务员。酒馆招待等这个时代收入还算不错的职业,黑人根本不可能找到,他们只能去做工厂里当工人。且就算是当工人,他们也是干最累的活,拿最少的钱的那批最底层的人,是被剥削者中的最底层。
因此,南北战争爆发后,黑人对这场战争根本无动于衷,因为他们觉得这场战争跟他们无关,哪怕这场战争的理由是因为黑人奴隶的问题而起。
再后来,林肯发布了解放奴隶宣言,但这东西实际上对北方的黑人没什么实际作用,这个宣言的真正价值,是鼓动南方的黑人奴隶作乱,让他们搞乱南方的经济。
反倒是黑人可以当兵这个政策,让黑人十分心动,因为当兵的收入不菲,至少比做工人要强的多,所以他们才踊跃参军,但那并非是为了什么解放黑人同胞,当然,那或多或少是有点,但最主要的,是奔着当兵的那份薪水。
再说到南方,战争开始之后,北方已经开始全面动员起来,经济其实已经受到了影响,但对于南方来说,说实在的,由于还是比较落后的种植园经济,加上当兵参战的主要是白人,种植园的黑人劳动力并没有减少多少,所以对经济的影响很小。
正因为看到南方黑人是种植园经济的支柱,林肯才搞了那个解放奴隶宣言,主要就是勾画一个美丽的大饼,让南方黑人相信这个美好的大饼,从而造南方白人的反,借此打击南方的经济体系,但实际上,一旦停战,这些黑人奴隶就会发现,他们获得解放之后,不但捞不到好处,反而彻底成了赤贫,连吃饭都会成问题,再也回不到原先那种旱涝保收的时代了。
因此,解放奴隶,这就跟同时期俄罗斯的农奴制改革一样,长期看,对国家是好的,对黑人奴隶也是好的,但是短期内,对那些奴隶却是一种进一步的剥削。
不管是解放黑人奴隶,还是农奴制改革,其本质上,就有点像后世红朝的国企改革,是把依附在生产资料的劳动者彻底放出来,从而让生产资料的掌控者不必再对这些劳动者负责,这样就可以降低成本,变相的增加收入,或者说是竞争力。
红朝的国企改革,是把劳动者从企业中放出来,让他们自力更生,企业不再管他们的生老病死,而解放黑人努力跟奴隶制改革,则是把这些依附土地生存的劳动者解放出来,让他们自生自灭,土地所有者再也不必为他们的生老病死负责了。
同样的,中国,或者说中华帝国其实也搞了个类似的制度,比如之前李永吉刚建国那会儿,搞的那个解放奴婢宣言,本质上跟这些东西都是一样的,都是要解开土地与劳动者之间的束缚关系,彻底自由化。
只不过中国的情况有些特别,因为中国虽然是封建社会,但大多数土地劳动者都是拥有自由却没有土地的佃农,真正依附地主生存的奴婢很少,所以造成的影响跟俄罗斯与美国都完全不同。
因此,由于中国的奴婢在人群中的比例很低,所以中国的解放奴婢宣言。更多的是从法理上解放那些最底层的少数人人,对生产力的改变其实不大。
总之,南方的种植园经济当作,黑人是绝对的主力,虽然他们没有人身自由,但因为依附奴隶主而生存,所以相对而言生活比较稳定,虽然发家致富不太可能,但总体而言都能有个温饱。
虽然虐待黑人奴隶的事情也有,但那不是主流。比起北方黑人被白人各种虐待的普遍性而言,南方黑人在生活上其实是更好一点的。
事实上,在另外一个时空,南北战争进入到最后阶段的时候,南方因为兵力枯竭,也开始征召黑人当兵了,而那些南方黑人士兵的士气跟作战意志,很多都比北方人强许多。
这看起来很不可思议,其实仔细一想就明白了。那些南方黑人之所以打仗那么拼,那么猛,根本原因是为了保卫自己的生活不被打扰,因为他们知道。一旦被解放了,他们也就失去了土地,要彻底被赶出去,成为一无所有的自由民。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因为在美国南方,白人虽然大量雇佣黑人奴隶,但实际上白人跟黑人一般是泾渭分明的。加上南方人口少,是真正的地广人稀,所以许多白人根本就不耐烦仔细的管理,而是直接把土地分给黑人,自己到时候去收租就可以了。
因此,南方的种植园经济,实际上跟中国的佃农制经济没什么区别,之所以南方的种植园经济有大量产品剩余,主要是南方地广人稀,土地更肥沃,气候更温暖,且大量使用马匹耕地,而且黑人奴隶也没有清国佃农的那些赋税压迫,交租比例相对较低,这才可以更专心的伺候土地,所以才比中国的产量高。
总之,战争开始到现在,南方的种植园经济其实还没有真正破产,至少劳动力并没有损失,让这些南方农场主头疼的,主要是合众国的封锁。
要知道,南方的种植园经济其实是一种出口型经济,他们没有工业,只能通过卖出农产品,来向北方或者欧洲进口工业品,而跟北方交恶之后,他们主要就是从欧洲,尤其是英国与法国进口工业必需品。
但是,当战争开始之后,北方合众国的海军开始封锁联盟国的沿海,导致联盟国的很多农产品卖不出去,形成了严重积压。
也幸亏南方种植园里主要都是生产棉花、烟草、玉米、小麦等容易储存的东西,要是一些不耐储存的东西,那这么长时间下来,早就完蛋了,所以合众国的封锁,加上英法等国趁机压价,让联盟国的农场主苦不堪言。
然而,当李永吉带着中国远征军出现之后,事情立刻得到了缓解,尤其是打通了密西西比河,坐镇交通重镇孟菲斯城之后,这种情况甚至直接来了个大逆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