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七章 中央特派员-《时空走私1859》
第(2/3)页
在这里,李永吉不担心那些太平军旧部组成的陈玉成团,也不担心那清军旧部组成的彭玉麟团,他担心的是青浦军校的李鹤章团,那是个妥妥的没怎么经过实战,空有一番理论以及训练的学生军啊。
也就是说,在远征军的三个团之中,李鹤章的第一团虽然最高傲,最眼高于顶,但其实却是李永吉最担心的。
因为这些年轻人都没有真正上过战场,全部都是凭着一股子书生意气,或者说一股子年轻人的冲动报名参加的。
跟其他两个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团相比,他们的知识水平可能更高,理想也更丰满,但杀气跟经验就未免少很多,真上了战场,打打顺风仗还好,要一上来就打恶仗,未必能吃得消。
有了铁丝网就不同,铁丝网配合壕沟,可以有效的阻止敌人的冲锋,让人在时间是以及心理上有一个缓冲的机会,尤其是对第一团官兵而言,心理上的缓冲尤其重要。
打仗就这样,没上过战场的新人一开始或许害怕,可如果让他们缓过劲来,发觉对方不过如此,然后杀红了眼,那就算是入门了,以后再遇到恶仗,也再也不会害怕了。
而且,第一团没经验,但第二团跟第三团都是打老仗的,对生死早就看淡,不过有一利必有一弊,第二第三团虽然经验丰富,但他们知识水平低,对新武器,尤其是对火炮之类的武器掌握度很差,一般就会玩玩直射。
相反,第一团虽然作战经验少,但他们是军校出身,有深厚的理论知识以及实际演练知识,开枪什么的或许没什么太大优势,但如果是玩火炮之类的技术兵器,那是最拿手的。
正因为如此,所以平时训练的时候,虽然为了公平或者训练士卒的缘故,火炮是平均分配到每一个团的,也就是说每一个团都有一个炮兵连。
但实际上,等真正要作战的时候,火炮是要被集中使用的,到时候会组成一个归旅部直接指挥的独立炮兵营,而这个独立炮兵营的火炮会从各个团里抽调,操炮手则全部使用第一团的人。
换言之,一旦开战,第一团就是旅部的亲卫团,看似是重视,其实是爱护。
就是说,第一团只是在后面打打炮,执行一下警戒,顺便当一下后备部队,而真正攻坚作战的主力,将会交给第二团以及第三团。
除了铁丝网,给远征军装备的第二件道具,就是特种炮弹。
所谓特种炮弹,那可不是什么曾经在辽阳作战中使用过的毒.气.弹,而是纵*火弹,也叫凝固汽油*弹。
凝固汽油*弹制造起来并不复杂,原材料在现代社会也不难搞,尤其是制作成前装炮弹。那更是相当容易。
之所以想到汽油弹,是因为日本的房屋或者堡垒多是木质,一旦对方负隅顽抗,那么为了减少己方损失,不介意放火烧城。而如果是要对一个城市规模的地区放火,还有什么比凝固汽油弹更好更方便的呢?
其实,一开始李永吉是想过喷火器的,不过那东西特别难弄,操控也复杂并且危险,反倒是凝固汽油弹。相对要简单不少,因此很早的时候,这种武器就已经开始在马鞍山兵工厂进行秘密的试生产了。
不过,虽然有完善的资料以及充足的原材料,但毕竟以前没接触过,因此研发这东西毕竟也需要时间,所以等比较完善的凝固汽油弹终于生产出来,并检验合格之后,李永吉就让他们加快生产这种前装型。带延时引信的凝固汽油炮弹。
李永吉当时的目的,是想先生产出一批样品,然后把这些东西送去朝鲜,让朝鲜人尝尝鲜。毕竟朝鲜也多是木质结构房屋。
问题是,虽然研发出来了,而且是最简单的延时引信,雷汞起爆。但生产这东西毕竟还需要时间,等他们好不容易生产出一个基数的炮弹(1oo发),却忽然听到朝鲜投降的消息。因此这种武器也就没用得上。
尽管没有在征伐朝鲜的时候用上,但这种东西依旧被继续不断的生产下去,事到如今,已经先后制造了两千发炮弹,几乎把李永吉原先从现代社会弄来的原材料消耗一空。
听到打日本之后,李永吉就想起了这东西,特别指示马鞍山兵工厂,让他们把这种特2型纵火弹交给远征军,让远征军亲自试验一下这种武器的实际战斗力。
之所以叫纵火弹,那当然是为了混淆视听,而且也更形象,如果直接说凝固汽油.弹,那说不定就有人从名称里想到点什么,那可就不是好消息了。
56式机枪、战术铁丝网,还有纵火弹,这就是李永吉给远征军提供的三样大杀器,基本都是直接从禁卫军序列中调拨的,除了增加远征军的优势,主要也是希望利用日本战场,先检验一下这三种武器相互配合后都有什么样的威力,因此,在提供这三种武器的同时,其实禁卫军中也派了一支观察组,专门观察这三种武器,尤其是后两种武器的使用情况。
当然了,禁卫军中的其他新武器也还有不少,比如火箭筒啊,火箭炮啊啥的,不过那些东西就没必要,不说操作难度,也不符合性价比。
实话说,这三种新设备,机枪还好,上手不难,可以说一教就会,不过铁丝网还有纵火弹,那就不是一般人能玩的起的了,因此后两种武器主要还是交给了第一团去负责。
第一团都在军校接触过铁丝网,也知道如何快速布置,所以如有需要,客串一下工兵,为部队提供快速掩护,那也不是什么事儿。
至于纵火炮弹,虽然以前没用过,不过这东西跟普通的炮弹用法一样,无非就是需要先好像拉手榴弹一样,用拉绳拉燃炮弹的引信,然后再放进炮口里面发射。
也就是说,由于引信问题,这种炮弹的装填有严格的程序,必须又快又准,否则一个不好炸膛了,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好在,以前他们在军校也是大量使用过这种前装火炮,并且学习过使用相同引信的爆破弹,所以当爆破弹打就是了,也没什么难的。
最后,用了一晚上时间初步熟悉下新武器,到了第二天天刚亮的时候,早就准备好的全体远征军官兵就抵达吴淞军港,然后依次登上海军第一舰队的运输船,向台湾府的高雄港驶去。
为什么是高雄港呢,这自然也是为了欺敌,毕竟吴淞港人多眼杂,港外船舶密集,尤其是日本横滨到上海港之间的航线,一直是繁忙的紧,所以如果直接从吴淞港去日本,很难不被发现。
相反,先去高雄港就不同,因为这本来就是他们的计划,这路上就算遇到人,也不会有什么疑问。而高雄港目前是个新的军港,人迹罕至,尤其是被开辟为海军基地之后,基本没有什么商船过来,一旦过来也会被驱逐,所以部队先来高雄港,能够起到很强的隐蔽性。
根据计划,部队抵达高雄后,会先做一些适应性训练,尤其是适应一下新的武器跟战术。不过时间只有三天,三天之后,就会利用夜色当掩护,直接从高雄港北上,直奔萨摩藩的鹿儿岛城,对鹿儿岛发起突然袭击。
就在石达开呆在港口上,看着自己的士兵陆续有序的开始登船的时候,忽然迎面走过两个人。
其中一人他认识,正是海军第一舰队的舰队司令莫海虎的副官。好像姓唐,具体名字忘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