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二章 和平的统一(下)-《时空走私1859》


    第(2/3)页

    到了1860年5月底的时候,各地军阀就开始陆续改旗易帜,一直到了1860年6月中旬,除了新疆、蒙古、东北这极少数的地方外,其他省份陆续都发表声明,表示接受中华帝国的领导,成为中华帝国的一个自治省。

    他们发布声明之后,早就准备好的各级国防军陆续开进了这些省份的省府或者战略要地,作为中华帝国的中央主权象征以及力量保证。

    随着国防军入驻的,还有中央选派的各级空降干部,比如国税局的官员,各监督地方政务的内务委员等等,都跟着入驻各级省份的官僚体系里面,成为中央掌控地方的耳目与钉子。

    这样一来,尽管各级自治省还拥有很大的自主权,但军队跟外交方面的权力都收归了中央,另外一个最重要的收税方面则是平分秋色,这样一来,就等于是强干弱枝,地方再也没有力量对抗中央了,因此说实现了事实上的统一也不过分。

    这个事情自然让各地的老百姓都高兴坏了,毕竟过了那么久的战乱,大家也都希望过几年安生日子,而新朝新气象,大家也都希望在新朝治下,日子能比以前过的更好一点。

    在这种大势所趋治下,就连陈玉成跟洪天富贵,最后也不得不低了头,但他们不要向已经成为中华帝国国民警卫队的李秀成所部投降,而是想直接向帝**的其他精锐部队投降。

    对这种小要求当然没问题,李永吉很快就指派了一个内务府的钦差,带着威武军的一个团,来到了南昌城下,就在南昌城门口,接受了陈玉成以及洪天富贵等人的投降。

    投降之后,李永吉也没为难陈玉成他们,而是随他们自去,也就是说,他们都自由了。想上哪儿就上哪儿。

    洪天富贵早就没有什么雄心壮志,只想着做个富家翁快快乐乐的生活,所以他带了一批之前搜刮来的金银财宝,跟自己的兄弟以及其他亲戚,带着一批亲信,就在南昌郊外买了个大宅子隐居起来。

    陈玉成则不同,他还不想就此解甲归田,但又不想从政,于是选择继续领兵,但因为还想率领自己的兵马。所以不能当国防军甚至禁卫军,只能当国民警卫队,薪水也是按照国民警卫队的比例发。

    也就是说,陈玉成当了一个国民警卫队的师长,有一万人的国民警卫队名额,不过他的驻地却不在南昌,而是划归第一军区,驻军的营地在北京。

    这当然不是有意为难他,而是他自己的要求。因为陈玉成还想打仗,还想跟清军战个痛,所以就主动要求去北方。

    对此,李永吉倒是很大方。干脆把他划归第一军区序列,武器虽然没发,因为那要在北京后补发,但服装、薪水等其他补给都按时按照国民警卫队的待遇按时发放。当然,师参谋部人员与军法处的干事是必须要派进去的,为的是方便监控这支部队。这也是应有之义。

    反倒是李秀成,不想再继续领兵,而是交了兵权,当了九江市的市长,算是弃兵从政了。

    陈玉成与洪天富贵投降之后,太平军就算是真正的烟消云散,就算还有一些残留,也不过是些小患。

    虽然在南宁还有石达开的一支兵马,总兵力依旧超过五万人,不过石达开早就不是天国的人,而是分出去单干,而且随着一支人数过万的国防军开赴桂林,形势对他已经越来越不利。

    其实,自从彭大顺跟朱衣点率领十万大军离开后,石达开已经是众叛亲离,早就没了往日的雄心斗志,此时的他,一直在南宁呆着,既不继续巩固基地,也不忙着四处攻略,而是得过且过,甚至表示过要退隐山林。

    要不是周围清军压迫依旧,要不是害怕退隐山林被反攻倒算,他恐怕早就选择退隐了。

    实际上,李永吉的崛起,反倒是帮了石达开一把,要不是李永吉的飞速崛起,特别是迅速跟清廷翻脸,导致广西贵州的地方政府不知所措,没有忙着剿灭南宁的石达开,石达开这两年的日子也不会过的这么滋润。

    正因为清军不再逼迫,石达开反倒有机会在南宁休养生息,近两年过去,虽然他没有再攻城略地,不过当地的民生反倒被他经营的不错,至少粮食已经可以自给自足,不再像过去一样要靠抢的了。

    当然,正因为生活的安逸,也让他有更多时间考虑未来,特别是让他有时间去收集情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