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炭同器5-《指南剑》


    第(2/3)页

    自己力量虽微,但总得尽力阻止这场内乱,否则于心何安?正想得入神,陆汇拍马冲了过来,大声道:“侯爷,有大队人马前来迎接。”

    有人迎接?这倒在预料之中,吴明道:“知道是谁么?”

    “有吏部陶大人,丞相长吏左大人,还有惊远将军等其他官员。”

    陆汇跟了吴明几年,人也精明了许多,知道三人才是三派势力代表,所以尽拣重要的说。吴明点了点头道:“叫弟兄们以小队为单位,整装进城。陆汇,你带几个弟兄,随我去见陶大人他们。”

    陆汇应道:“是。”只一小会,就点齐了亲卫什几个弟兄,吴明招呼一声,众人快马上前,脱离大部队,当先而行。

    西门已是人山人海。两万人马不少,一路东行,声势骇人,就算想瞒也不可能。几年来,吴明连战皆捷,百姓早把中西总督视为战神。而朝廷与北汉隔江对峙,时有军队进出南宁。所以对普通百姓来说,中西军的到来,他们不见恐慌,反有些欢欣鼓舞。既然中西军入驻南宁了,那朝廷早晚得打过大江,光复故土。

    隔得老远,就见一大群衣着鲜丽的官员在路边张望。左影,陶子谦以及杨易等人赫然在列。六年前,轩辕竟奉旨南征,那时陶子谦乃从军仓曹,而左影仅是个近卫营什长,而六年后,两人一个升迁至户部侍郎,另一个却已官至丞相长吏,且成了两派势力代表人物,世事变迁,殊为可叹。大概曾经同甘共苦过,两人谈笑风生,不见生分。而杨易本就恭谨有礼,在此场面下,更不会做出大煞风景之事,时不时凑趣几句。三人站在一起,竟是难得的和谐。只看表面,谁会想到朝廷内部已是风云激荡,暗潮汹涌?

    吴明打马疾行,陆汇带着亲卫什紧随其后。几人连忙停了交谈,一齐迎了上来。双方相隔十几米远,吴明等人同时控马,稳稳当当的提缰而立,动作整齐划一。陶子谦率先拍起了马屁:“哎呀呀,经年不见,侯爷越发英武,其属下儿郎更是不凡,娘娘每每提及中西军,都是赞不绝口,今儿个终算见识了。”

    去年吴明回过南宁,但他心忧祝玉清身体,只呆了几天,参加完杨易婚事后,就匆匆忙忙赶往格汗。当时陶子谦正代理成州政事,两人并未见面,所以才有经年不见之说。吴明翻身下了马,半开玩笑的道:“陶大人客气,别老是候爷候爷的叫,那样显得多生分。”他上下打量陶子谦一眼,笑道:“所谓心宽才能体胖,看来陶兄过得不错,比以前胖了许多。”

    陶子谦以前甚是清瘦,人也显得阴柔。现在却白白胖胖的,有继续横向发展的趋势。他摸了摸微突的小肚子,略显尴尬的清咳一声:“这个么,人到中年,发体是很正常的事,吴兄就别取笑了。”

    两个仆从推着轮椅,扶着左影从后面赶了上来。见吴明与陶子谦寒暄完了,左影施了一礼道:“侯爷在上,下官有礼了。欣闻中西健儿入驻南宁,丞相大为高兴,特命下官前来恭迎。”

    他干巴巴的打着官腔,嘴上说着恭迎之词,语气里却无丝毫欢迎之意。因为何艺之事,左影对吴明颇有看法,两人一直有着疙瘩,后来由于成州梅姬之事,两人闹得几成寇仇。对他的阴阳怪气,吴明并不在意,点了点头道:“左长吏气色不错,看来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这只是随口客气之言,一旁的陶子谦却接口笑道:“侯爷有所不知,左大人不但结婚了,连孩子都有了呢。都要当父亲了,自然是人逢喜事了。”

    “是么?”吴明吃了一惊:“左长吏结婚了?我怎么没得到一点风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