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退两难6 第六节-《指南剑》
第(2/3)页
他语气里甚是自豪,滔滔不绝的讲个不停,两人谈话间,小船已然出了闸门,靠在了码头边,吴明付了船资,在船老大的恭谨眼神中,纵身跳上了岸。
虽然现在细雨连绵,但整个码头上仍然是人来人往,各种船只停靠在四周。吆喝声此起彼伏。刚上岸,就见到远方空了老大一个场地,十来个近卫营战士和几十个黑甲军将领正站在一起,围成一个大圈,也不知在说些什么,杨雄眼尖,老眼就看见了吴明,招手道:“大人,这边来,快!”
他心头一喜,看来自己还不曾晚,终于是赶上了。他紧跑几步,到了众人近前,李源从人堆里探出头来,大笑道:“吴兄,你这次可是害苦我了,刚才我还在打赌,说你昨天被我灌了个酩酊大醉,今天肯定是来不了,但你的属下们不相信,说你一定会赶来,唉,看来我对你的了解,和你朝夕相处的兄弟们比起来,终究是不如。”
吴明走上前,正欲客气几句,突然从李源身后转出一人来,他定睛一看,差点惊呼出声。这人竟然是葛义。
葛义做为近卫营的原青龙队队副,出现在这里,本属应当,吴明吃惊的不是他的人,而是他的装束,只见他打着一把绸伞,肩上却斜挎着一个大包,也是一副要出远门的样子。见到吴明,他紧走了几步,突然把伞一丢,半跪于地,道:“吴大人,南征以来,承蒙你多次照顾,义铭感五内。只是前日赵家来信,要我即刻回去,我身负家主隆恩,实在是身不由己。未曾向吴大人你道别,实因下官见大人你情绪不好,怕再影响你心情,希望大人原谅则个。”
这地上本就是一片滩涂,土质较松,人来人往的,地上稀泥早被踩得稀烂。他这一跪下去,淋淋漓漓,泥汁也浇了一身,他却恍如不觉。
这是他第一次在吴明面前行下属之礼,不过吴明知道,对方这一跪,感恩的心态居多,并未真个把自己当玄武队一员,如若如此,葛义也不会走了。他走上前,把葛义扶起,拍了拍葛义肩膀叹道:“葛兄你重情重义,何罪之有。只是目前南北局势紧张,你此去北方,再见之日,也不知是敌是友了!”
葛义呆了一呆,也许想不到吴明会说得如此直接,他点了点头,道:“目前朝廷名义上还是一个整体,开战与否,还是一个未知之数,不过,做为一个军人,我还是希望我们永远不要有刀兵相见的一天。”
吴明心下一叹,残存的近卫营中,除了杨雄,就数葛义最是得力,心细如发,更难能可贵的是,没有那些世家子弟的骄横之气,只是对方也被北面的赵家一封信给召回去了。
他和葛义就这么对望着,两人眼中,更多的却是无奈。
所有人相顾默然,正在这时,突然一声锣响,只见北门水闸处,无数船夫撑着小船,如同被如同被驱赶的鸭子般,纷纷四散靠岸,让出了一条水道。一艘宽十几米大船在锣声中,缓缓的驶了出来。
大船吴明也不是没见过,以前在新河城时,南蛮人的“战神”级战船比这船可要大得多,但因为隔得太远,所以看得也不怎么真切。这艘船和“战神”级战船比起来,自然不在一个档次。但经过周围那些仅能承载一两人的小蓬船一衬托,这船就成了个庞然大物,几乎可以用一座小山来形容了。
船行甚慢,在锣声中,缓缓移动,过了好一会儿,才小心翼翼的驶出水闸,以水闸的宽度和高度,这艘两层高的楼船,估计是能开进城里最大的船了。南宁城以东倒是有个水师,有近两万人,这两万人虽然比起南蛮的海军部队相差甚远,但做为祝淮拱卫老巢的一支劲旅,却也不可小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