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 后勤车队-《大宋有毒》


    第(2/3)页

    可能是因为身上的血腥味还没消散,也可能是传言里把驸马说得太邪乎,王冠怎么想放松也放松不下来,总觉得驸马身上有种压力,再也回不到金明池和渭桥镇的感觉了。

    “我也没规定抵达时间,哪儿有什么罪不罪的。不过这次回去的时候不能空车,多拉上些木料,沿途把路上不太好走的地方修一修。雨季就快到了,据这里的蕃人讲有时候会连着下十多天,路上全是泥泞,用厚木铺一铺聊胜于无。”

    洪涛也感觉到了王冠的变化,其实不光是王冠,苗魁、刘松、黄怀安这些人也都差不多样子。就连工匠们见到自己也不像以前那样说说笑笑了,多了一些拘束。只有富姬和黄蜂没怎么变,莲儿和紫菊原本就听话,现在更听话了。

    “这只是第一队,相隔十日还有第二队,同样是一百辆箱车。高判官让我问问大人,是否还要多造箱车,如果不需要这么多,能否售卖一部分。自打周家有了两辆箱车行走于各矿之后,京兆府的很多人家都托人和他打听过此车的售价。如能出售,所获甚多。”

    王冠只是那么一种感觉,不敢太过随便但也没太拘束,说起渭桥镇的状况脸上只有两个字:自豪!

    自打驸马一离开渭桥镇,高翠峰掌管了全部工作之后,这个基地和地方上的关系就有所缓解。

    其实有渭桥镇在,对整个京兆府都是一个大好事。它不光可以直接吸收大量闲散劳动力,还创造出一大堆新的行业,大幅提高了当地的税收。

    比如说因为有了渭桥镇的存在,长安城附近突然就冒出来很多以向基地里输送蔬菜、肉类、蛋类、奶类为生的商贩。

    他们会按照基地的要求去各地采买合适的货物,然后以事先商量好的价格和数量出售,赚取中间的差价。

    很快这些商贩就发现与其去各地收购,不如干脆找附近农户种植或者养殖来的合算。哪怕成本上不能降低,却可以保证质量和数量。

    渭桥镇给出的采购价并不太苛刻,但他们对品质和数量的要求很严格,光说好还不成,必须落在纸面上。一旦供货方无法按照协议提供货物,轻则丢掉这个大客户,重则还会被告上官府赔钱。

    除了这些大量贩卖货物的商贩之外,长安城里很多小商贩也非常依仗基地中的人员消费。这里的工资高低差别很大,可是不管高低,吃喝住都是免费的,所以挣多少就落在兜里多少,还从来不拖欠。

    基地的工坊里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的消费欲望很高,每次旬休都会三五成群结伴入城,然后就会掀起一股购买狂潮。从小吃零食到勾栏瓦舍都受益,甚至还有把整座城市的金银首饰全买光的现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