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献俘太庙-《大汉列侯》
第(2/3)页
轮到剧信和冯单来报名,小吏简单询问他们的姓名、年龄、住址就给了张表格。标注有姓名、年龄、住址、籍贯、特长。
“特长是啥?”
“你会什么就写什么,会种地就写种地。会打柴就写打柴。”
“什么都不会呢?”
那小吏瞥过两人的粗壮身板:“什么都不会就空缺着,你们俩应该会点特长。”
“是会点,我会剑枪,他会弓枪。”
“那可是好的很呐,军事学院正缺你们这样的汉子。”
填完表格兴冲冲的往太学里走,半路被南军卫士拦住了去路,大牌子上写着禁止入内,两人不太理解。
南军士兵冲着角落努努嘴,墙上贴着一张告示,大致意思是报完名还不能算太学生,必须通过考试合格方可入选。
入选标准不一,根据学院不同有所区别,总共有九大学院多个分系,填写表格里有个希望学习的院系,剧信报的军事学院,冯单报的医学院。
“怎么办?还要考试。”
“怕啥,咱俩不用怕被考住。”
“说的也是,平常考试难不住咱们,实在不懂就交白卷。”
羽林骑也有考试,并且是专业性非常强的考核,假设,剧信曾经有幸见识过一次,会场里一万五千名羽林骑拿着炭笔冥思苦想,想想就让人毛骨悚然。
他很羡慕羽林骑的生活,但是他过不了羽林骑的苛刻审核标准,他的骑术只能用普普通通来形容,射术稀烂,枪术尚可,在一群骑射强人扎堆的羽林骑眼前不堪入目。
强行走后门只有当数第一,还要背负巨大的舆论和心理压力,剧信骄傲的性子哪忍得住这样的侮辱。
不够格就不去,要求稍低的重骑兵根本不如他的眼,羽林骑训练出来每个人都是基层军官,重骑兵练出来也是大头兵,顶多是一群冲锋陷阵的超级大头兵,在枪林箭雨里拼杀一丁点功劳,还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曹时始终的关注着太学报名过程,他没有到太学府指导报名工作,皇帝精挑细选四个经验丰富的拉高官担当副祭酒,显然是不打算让他的手伸太长,掌握军队,再掌握教育,影响力将直逼丞相,成为名副其实的隐相,带来的不可测后果无法揣测。
比起一年前,天子变的更加圆滑老练,在太学任命人选里大做文章,既是对黄老保守派的一次示好行动,又成功阻绝政教关联太深的不利影响。
他当个有名无实的名誉副祭酒,连具体分管的事都没安排,每日点卯上班也可以免掉,想搞点科研随时可以来。曹时也挑不出差错。
孙起问道:“君侯,我们进去吗?”
“不用,咱们看看就走。”
司马迁抱着史料愁眉苦脸,他正在试读曹时曾留下的读书笔记编纂成书的《管子集解》,这本书的内容之深让年纪幼小的司马迁无法理解,许多晦涩的名言背后隐藏着无法用言语形容的逻辑,司马迁可以察觉到,但是还无法理解。
曹时并没有费太多心思去教他如何读书,他觉得对付一个五岁半的孩子不用交代太多的条条框框,只要他做的没错就默许他去做,根据这一理论风轻云淡的把当年彻夜研究黄老学说的一大摞读书笔记甩给司马迁,告诉他要多学多思活学活用。
“师父我看不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