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风动(八)-《扶风歌》


    第(2/3)页

    可惜幽州军此番南下,并非为了挟击石勒贼寇,而是为了乘乱占据州郡,因此王浚对蒋伦携来的贼寇动向没有丝毫兴趣。蒋伦抵达高阳之后,也并未获得王浚接见。值得庆幸的是,由于丁绍一向对幽州忍让,王浚也并不特意以丁绍为值得一提的对手。蒋伦虽不得觐见,却被当作贵客相待。

    方勤之早在正式求见王浚之前,就已神不知鬼不觉地与蒋伦搭上了线。方勤之所谋大事颇需蒋伦相助,因此几番向蒋伦试探,只是这位零陵名士性格谨慎,迟迟没有回应。方勤之倒不曾想到,当自己用尽浑身解数打动了王浚之后,蒋伦会自行找上门来。

    却听得蒋伦淡淡道:“请放心。王彭祖此次动用的兵力中,博陵、河间等冀州郡国的土著甚多。我家主公毕竟是冀州刺史,要在其中安插一两个可信的部属,倒还不算难事。何况,元度兄今日大展如簧之舌,一举说服王浚。无论言辞、胆略,都令人万分钦敬,纵使苏秦张仪,恐怕也不过如此了。蒋伦怎能不来恭贺?”

    此君怎么会知道自己与王浚密谈的结果?想不到丁叔伦不动声色之间,对幽州势力的渗透已到了这个程度么。方勤之暗中狐疑,他突然觉,此前显然低估了蒋伦。

    这个现使得方勤之有些紧张,他披衣而起,端坐到了蒋伦的正对面,沉声道:“既然蒋中郎早就对一切洞若观火,方某敢问一句,吾兄以为此计如何?”

    蒋伦哑然失笑:“不到最后,焉知此计究竟如何。何况,代郡行事成败利钝,自有代郡军中诸公绸缪,与我冀州毫无半点干系。我倒想反问元度兄,若贵方的谋划果然成功,北疆必然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代郡从此得势,这于冀州是福是祸?”

    听得前半句,方勤之心头的紧张情绪便放松下来。于是他前倾身躯,严肃地道:“吾兄何必想代郡于冀州如何,所谓祸福优劣,只须将我家主公与王彭祖相较即可。我家主公青春盛年,王彭祖垂垂老矣;我家主公乃江左高门嫡脉,王彭祖不过贱婢之子;我家主公文武双全,亲领大军无往不胜,王彭祖只会仰赖胡儿之威;我家主公军功赫赫,尽数取自于匈奴鲜卑,王彭祖的缳刀上,沾的却都是晋人的鲜血;我家主公得东海王殿下厚爱,数月间遂得连番拔,王彭祖骄横跋扈,早就令得中枢不满……”

    方勤之略微提高声音,语越来越快:“序之兄不妨继续比较。我家主公与武卫将军丁文浩一同出生入死,转战南北,互为金石至交。丁刺史于武卫将军为叔父,于我家主公亦为叔父,这份情谊,哪里是王彭祖可比?乍闻丁刺史有恙,我家主公舍弃大军所在,轻骑昼夜兼程数百里,只为探望病情,这份诚意,哪里是王彭祖可比?我家主公行事至公,以鹰扬将军之尊,愿为冀州僚属桓彝的扈从,力保他沿途平安……这份担当,又哪里是王彭祖可比?”

    方勤之重又放低语气:“叔伦公愿意冀州以北是充满敌意的幽州,还是守望相助的幽州?以序之兄见事之明,难道还有什么疑虑么?”

    蒋伦终于微微颔。

    他避席起身,向方勤之躬身施礼:“很好。元度兄的意思我完全明白了。明日我便返程,虽不敢确保叔伦公的心意,但代郡若有举措,我会予以配合。”

    方勤之深深回礼:“多谢。”

    当方勤之抬起头的时候,蒋伦高大的身影在庭院门口一闪即过。他的身材雄壮,但绝不笨拙粗重,脚步更是轻捷如狸猫一般,听不到半点声息。很显然,这位冀州从事中郎绝非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而本该严密守把院落正门的两名持戈甲士硬生生对他的出入视若无睹,更证明冀州幕府的深厚潜力,足令方勤之骇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