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考官-《最秦》


    第(2/3)页

    几个大家族的人再次动心,互相眉眼传话。只有王策眼观鼻,鼻观口,口问心,目不斜视,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

    看了他的样子,几个家族的臣子突然心神一凛。聪明的立刻想明白其中的关窍。皇上既然把这科举提出来,要选择天下良才,不分贵贱。那就一定有了万全的准备,恐怕这考官不像表面上看来那么有油水。

    众人一阵沉默中,还是蒙毅上前一步,拱手说道:“说道考官,臣心中倒是有一人,只是他年事已高,不知能否胜任。”

    蒙毅原本就是胡亥心中认定的考官人选之一,如今见他站出来举荐旁人,倒是有些意思,点头示意蒙毅说下去。

    “太学馆有一位老人,叫做伏完,人称伏生。此人不但专修儒家学说,对诸子百家学说更是多有涉猎,对任何事儿都有独到的见解。依臣看,此人可以胜任考官。”

    蒙毅刚刚说完,李斯就向前一步,他虽然是丞相,但心胸并不宽广。法家出身的他不但因为嫉妒亲手害死了法家祖宗韩非子,更是为了维护法家在大秦的地位不择手段。

    “皇上,臣认为治国以法,万世不变。既然选材,这考官就当是个行为规整,严于律法之人。伏完虽然博学,但无论威望还是资历,都不足以成为科举考官。”李斯低头拱手,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

    胡亥点了点头,默不作声。这考官原来在他心中有三个人人选,但伏完不再其内,经过蒙毅提醒,他也想起这个伏完。此人精于典籍文章,用作主考,再好不过。

    见李斯说完后,皇上默不作声,文臣中一个眸子漆黑的大臣有些站不住。他向前一步,拱手说道:“臣叔孙通敢给伏完担保,此人虽然老矣,但才学出众,今虽年近七旬,但文章辞赋,过目不忘。臣原意和蒙毅一起举荐伏完为考官。”

    李斯还想说什么,胡亥一摆手,说道:“伏完之名,朕听说过。此人可做考官。但无论如何,年纪已经大了,这主考官还是做不得。”

    看着下面静默的臣子,胡亥说道:“考官有三房,一房主考,两房帮衬。朕看李斯、蒙毅、叔孙通,在加上伏完,你们四人中出选三个作为考官,至于主考,朕钦点。”

    看到二世皇帝早就胸有成竹的样子,众人都知道大局已定。只是这四人中三人是朝中重臣,一个虽然是太学馆的老儒,但却得到了蒙毅和叔孙通两人的保举,也不好说。一时间众臣子竟难住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