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金顶大仙-《无限西游》


    第(2/3)页

    金鼎国王倒是派出一千多将士来帮助乌巢禅师和长爪国师,但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什么。

    “轰!”巨大的响声,传出数十里外。

    祥雾早已散尽,金色的鸟巢被击碎!

    “痛哉,我经营多年的巢穴啊!”乌巢禅师长叹。

    “或许,失去心爱之物,心无束缚,我才能真正得道。”随后,他又自我安慰起来。

    佛宗最大的本事就是让人舍弃。

    只要心能抵达彼岸,别说财物和家人了,就算自己的眼耳口鼻舌,通通都可以扔掉,或者拿来烧掉,换成修为。

    “长爪,留在金鼎国也无用了,随我去灵山吧,灵山脚下有座玉真观,专为迎接道门仙客,正缺少一位主持之人。”乌巢禅师一边用莲花对抗众人,一边转头道。

    “不了,经此一战,我想去东土看看,正宗的道法是怎样的。”长爪大仙摇摇头。

    “你还是没有‘悟’啊。”乌巢禅叹道。

    没有巢穴,长爪大仙又不帮忙了,乌巢禅师根本敌不住几大妖怪,只得咬牙,化作金光遁向南方。

    通天大圣还想攻击长爪大仙,黑熊精将其拦住:“这位大仙已无敌意。放过他吧。”

    长爪大仙行礼谢道:“我将改名金顶大仙,东去访道,金鼎国之事,不再管了。”

    说完,大仙化青烟而去。

    “金顶大仙?”许多玩家惊讶地议论起来。

    西游记中,有一个很奇怪的角色。就是灵山脚下玉真观的金顶大仙,照书中所写,完全是道家装束。

    观,通常都指道观。

    唐玄宗的两个妹妹,金仙公主、玉真公主自愿做女道士,玄宗给她们修的道观就分别名为“金仙观”、“玉真观”,这是很有名的典故,玉真在古代也一直是美女、仙女的代称,作者不可能不知道。

    给佛宗大本营守门的。怎么会是一个道士?然后还住在道姑的院子里?

    天知道作者当时怎么想的。

    有人说,这一段想表示,道门的修炼只是入门工夫,佛宗才是真正的终点,这倒很像全真教的口吻,他们一向是喜欢拍佛宗马屁的。

    不管宗教的事儿,反正从文本考据来说,金顶大仙。明显就是对《取经图册》中,金顶国长爪大仙的另一种继承。

    或许在元代西游记版本里。长爪大仙被收服,加入佛门,做了个守门童子吧。

    “佛门少收一个人,这得给奖励吧?”李伟抬头看天。

    “‘摧毁浮屠山鸟巢’任务已完成,你的贡献排行第一,获得1000万经验。获得《多心经》(五品)。”

    “噗!”李伟差点笑出声来。

    好吧,乌巢禅师传给唐僧的《多心经》,原名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波罗蜜多”是梵文音译,心经是意译。

    不是说不能把前面的梵文拆开。波罗是“彼岸”,蜜是“到”,“多”是上,每个音确实有单独的意义。

    现在大家常说“波罗蜜”,不也挺顺的么。

    只不过把“多”和“心经”连用,真是太古怪了点。

    就跟把“理察德王子”,简称为“德王子”那么怪。

    这种古怪的用法,倒是从唐代就开始了,西游记原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也这么用,算是“唐式梵文”吧。

    所以不能说系统在搞笑,而是忠实于“原著”。

    “《多心经》(五品):lv0,所有职业可用,念诵后降低本身仇恨值,恢复血量,削弱对手攻击,冷却时间1分钟。”

    好厉害的五品经书。

    解铃咒和帝心是清除仇恨值的,然而每天只能使用一次。

    而这多心经,每分钟都可以念!

    虽然不知道念多少次心经可以抵得上一次解铃咒,但这门技能绝对是比解铃咒好用。

    五品技能啊,对李伟本身来说,这还是第一项五品技能。

    要说道士念佛经很古怪?

    要照某人的说法,《心经》是文青的标配来着。

    因为玄奘把这篇经文翻译得太好,太顺口,字数又少,所以历朝历代,文人道士百姓,最爱念的就是这心经了。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恐怕现代每个华夏人都会念吧?

    百回本西游记中,乌巢禅师送完心经的下一回,卷首偈句“法本从心生,还是从心灭。”说是玄奘对《多心经》的领悟,其实一查就会知道,那是明初全真教道士“无垢子何道全”对心经的注解……

    浮屠山攻破,许多玩家看着各自的奖励欢呼,当然更多人是失落。

    以往四阵营各自一个任务,而且佛道武三阵营还常常是相近的任务,说百分之五十的成功率都保守了。

    基本上,多数玩家跟李伟站同一战线,都算是百分百成功率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