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姹女婴儿-《无限西游》
第(2/3)页
幸亏这次进来的玩家都会飞,不然只能在水里泡着了。
“东海老龙,你对付形山道人,怎么把水淹到我们西林山来了!”一群美女向这边飞来。
“西林洞主,来得正好,助我杀死形山道人!”老龙叫道。
“杀他对我们有啥好处,我倒是想抢了你家的姹女!”为首的女子,杏眼朱唇,漂亮得让人目炫,但一开口却是声如雷鸣。
“你这山君,今日我把你一同也灭了!”东蛟大发狂言。
“吼!”那数十美女同声咆啸,瞬间变身,个个会飞,扑向水族。
西林洞头号母老虎金举字桂香,又号西林洞主、山君。
两个姐妹于菟、文豹,还有个侍女“黄婆”,都是boss。
“老龙你可真会挑事!”李伟叫苦不迭。
原本故事中,三阵营里老龙和水族最弱,现在居然要同时对付两方。
没杀多久,虎族就从潭水中抢到一个小女孩。
“西林洞主,你要此姹女何用,不如归我,顺便将你洞中的婴儿献上。”形山道人突然将符纸、法剑转向母老虎射来。
“做你的梦去!”金桂香也马上回头攻击。
“有没搞错,怎么又联手对付我们了?”金错刀郁闷地道。
李伟苦笑:“这跟剧情无关,系统就爱乱来。”
原著剧情,本来是形山道人将老龙和虎妖分别打败的。
燕山公子跟在猛虎身后,有些悠闲:“话说,他们讲什么姹女、婴儿。是这两个小孩身上带着宝贝?”
“那是丹道用语,就是个象征而已……”李伟也解释不清楚。
《洞天玄记》是很神奇的一部作品,出自明朝大才子杨慎。
对华夏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来说,根本没听过这部戏,就算在专业的文科生中,恐怕对它都不是很重视。
然而。它与《西游记》的关系却相当密切。
这作品发布于1542年,那时候吴承恩才三十岁左右,世德堂百回本西游记还要50年才刊行。
洞天玄记中的“形山五气洞”和“六贼”,很可能直接影响了西游记中的“五行山”和六贼。
因为到这个年代为止,市面上的各种西游记杂剧、平话,都是说猴子被压在花果山下的。
当时花果山的位置还在取经的路上。
由“形山五气洞”联想到“五行山”,再想到“五指山”,最后决定让如来佛牺牲一只手掌,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版本。
如来佛也是冤。在之前的版本中,他本来只需要给花果山加个封条而已。
至于六贼,并非杨慎的发明,但杨慎是最先给六贼取名的,如果没有袁忠、马志、闻聪这些双关名,也不会引出西游记里的“眼看喜”、“耳听怒”等。
六贼变成山大王,也是因为《洞天玄记》。
还有,双叉岭三妖中。特处士和寅将军的名字来自《太平广记》,那熊山君呢?
《洞天玄记》中的boss西林洞主就被称为“山君”。
如果说这些还不能被大家信服。那么《洞天玄记》中将丹道术语跟剧情、人物紧密相联,就是西游记成为“伟大作品”的一个关键。
没有“金公木母”、“姹女婴儿”、“黄婆龙虎”、“河车夹脊”这些术语,《西游记》还怎么被现在的修炼人士研究啊。
其实元明杂剧中使用丹道术语的现象很多,但真正像《洞天玄记》这样令人发指的,前无来者。
《洞天玄记》这种拟人化,影响力还不仅仅停留《西游记》身上。
就好比“金丹”、“元婴”这种名词。原本只是一个比喻,但明清小说也将其具象化了,以至于现在网络小说里,修真者真的会从嘴里吐出一个丹丸,顶门射出一个婴孩来。
总之。这一幕中,不用追究龙潭里为什么会有个“姹女”、虎穴里为什么会有个“婴儿”,为什么非要他们俩入洞房,形山道人才能够飞升。
因为完全是象征啊。
混战继续。
既然boss会互相残杀,那就好说了。
简易难度,提前三分钟清光所有boss。
怒海龙君和燕山公子先集齐姹女婴儿,在系统倒计时的声音中,云门雪唱和金错刀将他们杀死,接管任务物品,也得到通关提示,最后再轮到李伟和玉婉刀。
六个人先后通关。
普通难度,也是差不多的流程,只不过时间不够杀光boss。
而困难难度,通关条件变成“姹女婴儿洞房成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