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你说得容易,”中年男子瞪起了眼睛,“几个钱也是钱。郡守限我这月收足两千贯,如今还差着大半,不这么计较,你给我?” “我凭什么给?”兵士嗤笑,咽下了那句又不是我送女出门子。 男子也没再说,只让跟他同去的兵士帮忙,把人弄开。 兵士眼瞧着他们进了城门,忍不住鄙薄的啐了一口。 城墙上,陈大缓步下来,看着哭成一团的佃农一家,轻轻叹了口气。 这种情形在马府开始追讨赋税之时,便接连上演。 而今他已经不知道看了多少场了。 他摸摸袖口,拿出几个钱,递给边上的兵士,示意他送去。 兵士接过来,小声道:“领队,你的两个月的月例怕已经不剩什么了吧。” “快去,”陈大侧目,拿眼示意。 兵士不敢违逆,过去把钱给了佃农。 佃农一愣,带着娘子和孩子们感激的磕头。 “别,”兵士赶忙闪开,指了陈大,道:“要谢谢他。” 佃农一家便调转方向,朝陈大磕头。 陈大摆手,转头往城墙之上行去。 兵士见他走远,才道:“行了,感激走吧,待会儿马府的管家瞧见,你可就什么都不剩了。” 佃农唬了一跳,急忙往城门里面看了眼,见没有人出来,这才松了口气。 但到底也是不敢再留,又朝兵士谢了又谢,这才一瘸一拐的带着家眷走了。 这段插曲如石落水面,荡起圈圈涟漪之后,便又恢复宁静。 守城的兵士并未发觉,在佃农离去之时,有个身法灵活的小子已悄然跟上。 转眼已是腊月,梁二带着山坳里的多数男子离开。 只留二十余人保护留下来的妇孺与孩童。 船行过两日,便来到邻近江陵的卡口。 万老二老成持重,由他带着大半人去江陵一带,寻孟三和王二。 余下船只绕过江陵,经复州,转到淮南与江陵的边界,帮司空八郎镇守粮仓。 梁二和谢大管大坐着平平无奇的平地篷船,回到小院。 如今的梁康已能勉强站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