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陇海铁路断了-《抗战之血染长空》


    第(2/3)页

    蹉跎多年,光棍儿一条,穷得一贫如洗。

    而且没有一点的名气,真是人见人厌,嘲笑讥讽鄙夷。

    后来他去请教一个当地的摄影大腕,想学习他怎么拍出如此多的,高质量的获奖作品的技巧。

    第二天,大腕给他演示。

    上了终生难忘的一课。

    在山脚下,大腕脖子上挂了一个昂贵的相机,里面是特制的加长胶卷,一路登山,吸烟,吹牛比,看风景。

    相机设定的自动快门,一路‘咔咔咔’的闪烁不停。

    用完胶卷或者电。

    后面掂着箱子的助手,立即麻溜安装。

    一直到山顶,大腕笑着问一路发懵的穷钓丝摄影爱好者,‘这里面能不能挑出一张好照片?’

    看到穷钓丝还在梦游。

    大腕继续说道:“没有也没关系,明天再爬一次山,就当锻炼身体。”

    回去以后,穷钓丝大悟,放下照相机。

    十年以后,他就成为了当地有名的摄影师,一直到享誉全国。

    在电视上面,他经常这样勉励那些摄影爱好者,‘古有王羲之洗笔砚成墨池,在我别墅里面的一间大房间,废胶卷堆积成了山。’

    “你麻!”

    杜剑南忍不住又低骂了一句,杜剑南有些疑惑的望着罗伯特卡帕。

    或者叫做安德鲁·弗里德曼。

    不太明白这个西洋鬼子,突然和自己说这些干什么?

    “杜,其实你也不能否认拉塔科夫斯基的意思,中日两国的绝对实力差距在那里,局部的微小战场胜利,不可能改变整个大局。——当然,我不是劝说您不去为自己的国家贡献;”

    看到杜剑南的眉毛一扬,罗伯特卡帕微笑的说道:“我拜读过您的文章,包括刚才在招待会上面的激情演讲,您更适合作为一名作家,或者演说家,而不是一个随时都会陨落的飞行员;到西方世界去,那里才是您更广阔的为国喉舌的大天地。”

    这话,有点耳熟啊?

    杜剑南不禁移动实现,远远的朝着那边的法肯豪森看去。

    范肯豪森也似乎正在看这里,向着杜剑南举了举酒杯。

    “对,帮助我脱离危险的好人,就是法尔肯将军的一位挚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