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7节 大家都想打仗-《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2/3)页

    再有中华战争也向外大量订货,比如暹罗向中国购入了大批的新三样(糖烟酒)与老三样(丝绸茶叶和瓷器)商品?    成为了中国商品的倾销市场,但是就靠着大米、柚木、蔗糖和锡矿?    暹罗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少有的与中国开展全面贸易之后?    仍然可以保持着贸易顺差的国度。

    南华不乏大米,但北华需要购进大米,当南华的大米因为战争的缘故都供军民使用时,北华就从暹罗一船接一船地运走大米。

    柚木不必多说?    南华有大量的海船下海?    他们不砍国内的柚木,却去进口缅甸、暹罗与安南的柚木造船,还有造家具。

    据说由于砍伐外国的树木过多,附带的连森林里的穿山甲倒了大霉,都被前来经商的中国人吃个精光。

    没有穿山甲?    白蚁肆虐,为祸树木与民居?    导致水土流失,山洪瀑发?    当地民众醒悟过来,向两中华提出强烈的抗议?    声称不欢迎吃穿山甲广东人的到来?    对于他们入境严加审查?    问清楚是不是广东人的才放行!

    由于银钱太多了,暹罗甚至向中国人兑换了大笔的黄金,把国都的佛寺外廓与佛像全部披金。

    进入其国都,入目处尽是金碧辉煌一片,看得你眼睛都花了!

    另一个佛教大国缅甸也不甘落后,他们把向中国人贩卖柚木所获得利润的一半也用在了佛像身上,也给它们披金挂彩的,如瑞大金塔(即仰光大金塔)现用去了五吨黄金,整座金塔金光闪烁,雍荣华贵,雄伟壮观。

    1663年的春节之后,瑞大金塔停止信徒接待,重新装修,据说是募集了一吨的黄金,准备用在金塔身上,其中有一千斤的黄金是兑换自南华帝国,有一百斤的黄金是南华皇后捐献的,而另一百斤则是两中华的佛教徒共同捐献的,鼎力支持,代表了中华与缅甸深厚的“胞波”情谊!

    消息传出去之后,倭国的佛教徒也激动起来,叫嚷着我们也要披金,要给国内佛像披金,还真的开始大规模募集黄金,还惊动了北华,有一百斤的黄金是北华监国公主朱真真所捐献的。

    攀比之风不断冒起,但在两中华,水静河飞,民众进神庙烧香礼拜,只能给主神像披金,而大规模的装修则得不到官府的同意,因为颜常武不同意!

    在中国,朝廷管天管地,想浪费黄金是不可能的。

    黄金用在了纸币的准备金上,而纸币则化为财富,落入民间的千家万户和军队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