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4节 稳固的后方(二)-《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2/3)页

    大明实行先军政治,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骄兵悍将,有的军人素质不高,牛一样梗直,不服管教,让包尔康受气。

    那些人小错不断,大错没有,包尔康有点头痛。

    很正常的,大唐为什么灭亡,原因之一乃是藩镇军将不听话,以致于宋明两朝不约而同,都行文官优先,不无道理。

    堵胤锡摆明了为包尔康撑腰,堵胤锡是什么人?

    兵部尚书!

    朝廷改制,兵部尚书没有直接的指挥权,但军人们的前途捏在他手里,他有人事权。

    更关键的是他受今上赏识,简在帝心,是今上的心腹,想提拔谁,想坏谁的前途就是一句话的事。

    堵胤锡在北海巡视、检查,发现北海事务井井有条,在北海的官吏民众做到了既挖金子赚大钱,又不误正事,真是好样的。

    他们实现了粮食自给并有盈余,建立了加工厂,把粮食加工成为军粮支前,送到了叶尼塞河前线。

    往前线去,北海出产的军粮所占比例在扩大,这很了不起!

    今上曾说过现处“小冰河”时期,北方奇寒,北海尤甚。

    居然能够粮食自给并有盈余,历朝历代都没办到的事情,就给包尔康这帮人给搞定了。

    要知道,历朝历代无不想在长城之外立足,结果不成,原因之一就是粮食供应不上,千里运粮,十不存一。

    “尊敬科学,以科学规律办事!”堵胤锡默默地想着。

    再有城建方面不错,大家都有房子住,设施齐全,尤其冬天取暖,集体供暖,十分符合规格,做到了人人有份,一个不拉,到了冬天严寒时室内暖和,物资充裕,安然过冬。

    猫冬之后,第二年大家就精神焕发地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