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样接力送快递的成本巨大,一般消息是一骑送出,事关重大时,则派三骑。 “驾!” 马蹄滚滚,三骑快马加鞭,沿着驿道急驶下一站的埃雷利城。 骑马似乎诗意不错,但现实却很悲摧,烈日、灰尘、口干舌燥,还有按时送达的压力! 骑手们不敢掉以轻心,他们蒙着面闷头赶路,一心想快点把信件送到。 驿道在他们前面延伸,一直通向远方。 奥斯曼帝国还是花了很多的力气来维护他们的驿站-驿道系统,这是一个维系大帝国所必须的开支,各地地方官受朝廷的指示,对于各大城市之间的驿道加以保障,所以,虽说并不是豪华大道,但也可以让人跑马飞奔。 跑了大概三四十公里,他们到达了下一个驿站,换马不换人,继续行程。 一般地,每两个驿站之间相隔约30-40公里,正好是大篷车每天按常速行进8-10小时即能到达的距离,不远也不近,设计得很科学。 一批骑手跑上二百公里,这时就换马又换人了,把信件快速送达。 从下一个驿站出发后,道路渐渐变得荒凉。 公元17世纪的土耳其,并没有现代化的繁荣,许多地方都是一出城市就是荒山野岭,骑手们习以为常。 道路并不宁靖,有人拦路抢劫、打人闷棒、偷东西什么的很正常。 许多地方的人信了教,但不碍他们做没本钱的生意。 不过,对于信使来说,几乎不会有人打他们的主意。 他们没钱,而且他们的信息重要,如果信道不通,会引起官府的注意,引发官府清理,影响到大家发财。 信使赶马跑着,突在一处上坡,三匹奔马都炸了毛! 三匹马狂嘶起来,猛地偏离了道路,向倾刺里冲去,骑手们赶都赶不住,无论如何也控制不了,而且也不想控制,任由马匹夺路而逃。 道路的前方出现了一群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