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心善未必有善报-《乡野小春医》
第(2/3)页
小寡妇的俏脸瞬间就成了块大红布,羞涩的白他一眼,端着水盆就走掉了。
离开大山家,让郑云苓回去休息,萧晋则来到了老族长梁庆有家。
梁庆有拄着拐杖站在院子里,看见他来了,明显松了口气。
萧晋上前把他搀扶到凳子上,问:“您不会一直都在这儿站着吧?!”
“没有,”梁庆有摆了摆手,说,“心里不安稳,坐不住。”
萧晋叹了口气,拿了条凳子在旁边坐下,说:“这事情赖我,是我没有考虑周全,只想着有条能通车的路对村子有好处,忽略了其中的危险性。”
“胡说!”梁庆有吹胡子瞪眼道,“傻子都知道‘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你又不是为了你自己,凭啥出了事儿要赖你?萧老师,是不是村里哪个黑了心的背后碎嘴了?你别放在心上,告诉我,看老头子不割了他的舌头!”
萧晋笑笑,说:“您别多心,是我自己这么想的,没人说我坏话。”
梁庆有唏嘘的叹了口气,拍拍他的肩膀,说:“萧老师,你是个真正的好人!村民们眼皮子浅,他们只知道你能让他们挣钱,根本就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但是,我知道!梁氏的列祖列宗知道!”
“老族长你言重了,我其实就是为了沛芹姐而已,没您想的那么高尚。另外,这么做到底是对是错,我还有些迷茫。
毕竟,城市生活便利,贫困人口向富裕地区迁移也是咱们国家目前的常态,在大城市,他们和他们后代的选择也会更多,说到底,在人的物质需求大于精神需求的时候,强行将他们留在山村田园,即便富裕了,也可能并不是什么好事。”
梁庆有闻言沉思片刻,说:“我没啥文化,不懂什么物质和精神之类的东西,但有一点我很清楚:人活着,吃饭虽然重要,但根更重要!做人不能忘本,不能忘了祖先,城市生活再好,那也是背井离乡、寄人篱下,那不是家,人离了家,就活不成了。”
这话听上去似乎有些愚昧,但在萧晋看来,却是话糙理不糙。自古以来,孝道都是华夏的治国之本,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有家,才有国,而后才能天下太平。
家是人的根系所在,说是人生最重要,一点都不为过。也正是因为此,每当华夏民族受到外来的欺辱时,人们才能拧成一股绳,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而舍生忘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