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个想法,刘北可不只是随意想想。 他发现,作品要想映照现实,必需要足够多的人气。 这里说人气,其实并不完全准确…… 因为,这并不是说,人家来看过你这部作品,这部作品,就能映照现实了。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作品能够引起更多读者共鸣的作品才行。 与其说是人气值,还不如说是信仰值…… 并不是所有读者,都会因为他的作品,而对他产生信仰值的。 这一点也很好理解,就好像在传说中,佛陀对信徒,还要按信仰的虔诚程度,来分几个等级呢…… 虽然都是在提供信仰值,但是,这些比较虔诚的信徒,提供的信仰值,明显会更多一些。 同样的,能够理解作品剧情,并与剧情产生共鸣的读者,对作品映照现实提供的信仰值,明显也会更多一些。 所以,不要看现在的作品,轻易就能有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千万人阅读,但真正能够产生信仰值的,并不算多。 也就好像在听一个世界,许多网文作品,收藏破百万,甚到千万,但是真正会为作品买单的,只是少数…… 这个时候,想要通过作品,攒到更多的信仰值,其实只有两条路可走。 第一条,就是写出更多更爽的剧情,让正在看读他作品的读者,更容易与作品产生共鸣…… 这一点,他有无数的经典作品,其实,已经做到极致了。 而另一个办法,自然是让更多的人,来看他的小说。 但要做到这一点,看起来容易,其实比第一条更难! 华国能够吸引过来看文的人,就那么多! 现在,国家开始大力宣传,能吸引过来的,基本都吸引过来了。 华国的读者群体,已经接近饱和了。 人口又不是大白菜,可以凭空变出来。 这个时侯,能想的办法,当然就是让作品的影响力,不再局限于华国范围内。 但要吸引歪果仁来看华国的作品,更不容易!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现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传说,在映照现实时,范围都很难超过本国范围…… 究其原因就是,你们国家再经典的作品,放到其他国家去,人家未必理解啊! 就更不要说,让别人与你的作品,产生共鸣的感觉了! 比如,华国的《西游记》,算是经典吧! 在国内,大家对里边的剧情,都算得上耳熟能详了…… 从猴哥出世,再到大闹天宫,再到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直到上西天取经……里边许多经典的故事,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 但是流传到国外,是一个什么故事呢? 一个姓唐的僧侣,骑着一匹马,带着一只猴子,一只猪,再加一个姓沙的僧侣随从……一路上杂耍卖艺流浪……外加冒险的故事…… 这是文化背景造成的差异,根本就无法调和。 作品不可能把所有东西,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讲出来。 很多东西,都需要读者去脑补…… 很明显,华国人看《西游记》,脑补出来的,是美猴王大战各路妖怪的情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