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小翠-《聊斋之剑仙》
第(2/3)页
所以只要是王家男丁出门,都会挂上一把佩剑。
但不管怎样,有一样确实必学的。
就是衡量人心的心术,修身持家的人学,为人处事的原则,辨别阴谋诡计的兵学。这些是必须要学的东西,所以王家族历时千年而不倒。因为太现实,看起来就比较实际,以利益为主。所以被文臣认为是小人,被武将认为是妾妇。
就在王元丰跟小翠出门往家族厅走的时候,果然几个盯着他的大内侍卫好像装作没看见一样。
不是真的没看见,而是的确没看见,这都要归功于武安侯的地位,和王元丰外公的钱财了。
一来武安侯地位高绝,二来王元丰的亲外公又是江南首富贾万钱,所以侯府哪怕没有收入只要有贾家在,也不缺钱。
不得不说的是武安侯的三妻四妾,三品以上官员,讲究三妻四妾,一正妻,二平妻,四妾室。
正妻刘氏,为武安侯大夫人,有一子一女,为侯府大公子王元宏,二小姐王灵儿。而且大夫人是镇远将军之女,镇远将军为大将军,官居一品,长期驻扎北洲边境,领兵十万。
平妻张氏,为武安侯二夫人,有一子一女,为侯府二公子王元凌,大小姐王馨儿。其父为户部尚书,也算地位不凡。朝中其门生故吏颇多,影响盛大。
平妻贾氏,为武安侯三夫人,有三子,为三公子王元行,四公子王元丰,六公子王元青。其父为江南商户贾万钱,富可敌国。
四妾室也都背景不凡,为武安侯生有三女一子,五公子王元庆,三小姐王蓉儿,四小姐王霜儿,五小姐王双儿。
可以说武安侯能够有今日地位,他几个妻妾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有这帮人对这些大内侍卫有计划的招呼,这些侍卫终究也是人,也会饭里加点肉的。
这些大内侍卫看似在外面风吹雨淋,但侯府对他们喝茶吃酒的钱绝对没少一分,可以算是一个肥差。
所以王元丰出去只要别被九公主知道,估计也没啥事,至于皇上,估计早就把这事忘了。所以就继续当兵马俑立在那里盯着院子。
……
此次王元宏回家却是有点衣锦还乡的意思。从离开盛京从一名闲散都卫晋升到了三品将军,是回京面圣的。
将军在大梁王朝属三品武将,需皇帝亲授。所以这次他才来盛京是为了面圣。也算位高权重,虽然自家的权利开路,钱财打点是一点也少不了,但也不能忽略王元庆的本事。
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常立战功,又有一身不凡的武艺,所以这三品武官也就顺理成章的弄到手了。
两人到了侯府大门附近,因为王元丰的院落地处偏远,也没在内府,不像内府的直接可以到达家务厅,所以必须穿过前厅,后厅,才能到家务厅,而这大门就是一处必经之路,忽然听到前面有人吵闹。王元丰和小翠走到了一处假山附近,看着前面几人。
入眼的是侯府的几名家丁,正跟一个侍卫打扮的人在大门口对峙着,家丁看穿着是自己侯府内的家丁而那个侍卫就不认识了,好像是九山王身边的侍卫打扮。
只见一个家丁趾高气扬的说道。
“小王爷好不容易来一次,快快通知侯府内出来跪迎,如果小王爷高兴了,对你们侯府来说也是一种造化。”
宰相门前七品官,武安侯虽然位高权重,但也不能权倾朝野,不服气他的人很多,这九山王就是其中之一,九山王公子跟前的一个哪怕侍卫,在盛京说过也没多少人敢反对了。
九山王虽在东洲之地,但其子却在盛京,东洲九山王封地虽然不大,但也有三万人马,加上近年来皇帝一心炼制不死丹药,又有民间传言九山王有帝王命格,这就造成了九山王独子李公子行事霸道,毫无顾忌的性格。连带手下之人也是趾高气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