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岂可兼得-《乱世权臣》


    第(2/3)页

    当然,连具体原因都不知道,谢神策是无法行动的。所以,他要证实自己心中的猜想。

    又处理了一些事情,谢神策回了威侯府。

    在书房,谢神策找到了父亲谢裳。大伯谢衣尚在西北,处理一些零碎的事情,也顺道应对鲜卑人的扰关,还没有回晋都。

    谢神策在书房坐下之后说道:“父亲,有件事想问问您。”

    谢裳放下手中的笔然后说道:“是什么事?婚事这边,完全不用你操心,你母亲与你大嫂会一手操办。皇后娘娘也是拨了人过来帮忙的。”

    “有母亲与大嫂主持,孩儿自然是不担心的,何况还有皇后娘娘的挂念。孩儿此来,主要是为了......有件事情,需要父亲大人解惑。”

    谢裳点了点头。

    于是谢神策说道:“孩儿想知道,如果山贼突然来了晋都,是为了什么。”

    接下来,谢神策将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仔细的说了一遍。

    听得谢神策说完,谢裳沉吟半晌然后说道:“不出意外的话,那就是为了粮食而来了。”

    “户部的命令是为父亲手下达的。民间禁运粮食,商人一定要运粮,就必须有户部开具的文书证明。而且百石、千石、万石之间,都是有着严格的限制的,文书也不一样。私下里进行的话......基本上不可能。除非有人暗中做手脚。”

    谢神策问道:“如果是有人暗中做手脚,那要怎么预防?”

    “预防也是基本上不可能的。”谢裳答道:“户部的调令要核实,就需要找到相应的文书。但是能做手脚的,一般上都不会在文书上露出破绽。就算确定了是哪一个或是哪几个调令有问题,也要实地查探才能确定真伪。然而对地方的实地查探,需要陛下批准,户部调人,地方上的配合,然后勘察核对资料。这种事情,来回极为耗时耗力。”

    顿了顿,谢裳继续说道:“而且吃力不讨好。毕竟地方上谁也不喜欢朝廷不信任,还派人来查自己的。如此一来,如果真的是太行山的山贼要粮食,而且巧立的名目是山东道或者河北道甚至是关外道的话,就算是查清楚了,粮食说不定吃也都吃完了。”

    谢神策陷入了沉思。

    良久,谢神策又问道:“如果是半路堵截呢?”

    “那也不可能。山贼又不会在脸上注明‘我是山贼’四个字,你怎么知道哪一车粮食是山贼的?况且,中途堵不如从源头或是目的地截。”

    谢神策揉了揉太阳穴说道:“源头上父亲您都说了来不及的,至于从他们的目的地拦截,就更难了。姑且不说他们是从什么地方运的,就算是知道了,谁又知道他们从哪条路走?从哪条路进山?”

    谢裳也沉吟不语,毕竟,这件事情,实在是很复杂。即便是以谢裳数十年的经验,一时间也是无法破解。

    “这样。”谢裳说道:“户部那边,为父先帮你看着,你也将缇骑调动起来,协助为父彻查,看看能不能抓住一些蛛丝马迹。然后再让淮商与晋商出手,让他们帮忙照看,应该还是能有收获的。同时,我向陛下单独汇报此事,让陛下下令,令各关隘严加把守,对运送粮食的严家盘查。你不是说缇骑有人认识匪首吗?那好,画出面目,各城张贴,全国通缉。再让缇骑暗访,发动黑榜与混混搜索。为父可不相信,那些人辛苦弄来的粮食,还能不亲自照看?既然一路照看,哪而还能一点马脚都不漏出来!”

    谢神策点头说道:“目前也只有这样一个办法了。”

    待谢神策出了谢裳的书房,谢老三过来禀报道:“少爷,您说的那个炮兵营,已经研制出新的火药来了,据说效果惊人。而且,老四预计后天就能回来了。到时候炮兵营的建设就能完善了。也就能达到少爷你的要求了。”

    炮兵营一直是谢神策的一件大事,其重要程度甚至是再讲武堂之上,仅次于自家的两桩婚事。

    炮兵营的建设工作一直是由谢老三负责的,很快按照谢神策的要求重新来了一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