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弯弯拐拐-《乱世权臣》


    第(2/3)页

    而这些,谢神策不会认为晋国具备了。

    摇了摇头,将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甩出去,谢神策的思绪回到了刚刚问题的起点。

    这场大雪的好处。

    好吧,好处其实是两个方面的。

    一方面,燕国败退的速度会加快,大晋收复失地的代价将进一步减小。

    另一方面,如果战事提前结束,从南方紧急调集的大批军粮,可以分出一部分赈灾。

    这一点,谢神策相信晋国的高层们还是会知道的。

    想了想,谢神策又提笔写了一封信。

    这封信是给太子的,信中谢神策恳请太子务必“违抗军令”,私自调一部分军粮先用来救济灾民。

    撺掇太子动用军粮,这是杀头的大罪,搞不好还会诛连三族。如果实在一般的战争期间,太子敢这么做,那储君之位必将岌岌可危。

    这么大的危险,谢神策怎能不知?

    太子怎能不知?

    那么,他既然知道,还会听谢神策的话吗?

    答案是一定的。

    因为具体情况不同啊。

    在这封信中,谢神策的大意是这样的:北方的战事迟早是会结束的,大雪会加快这一进程。而大雪同样会带来数以百万计的灾民,这时候,原本多余的军粮就有了用处——赈灾。如果太子能把握住这个机会,既会获得民望,也会收获晋帝的赞许。因为太子为晋国解决了一个天大的难题。

    而在这其中,即便是出了问题,比如军粮供应不上等等,也没事。

    即便是晋帝因此暴怒,百官弹劾,也不用怕——打仗就是为了保民,赈灾同样是为了保民。都是田家的子民,当然是活的比死的好了。如果人都死了,就算能打赢了又有什么用处呢?而且这样还可以巩固田家的统治(谢神策信里可不会用这两个字),还可以发现对田家有异心的人——阻止我救我的子民,你是什么居心?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削弱世族集团对地方的影响云云。

    谢神策洋洋洒洒的写了好几张纸。当然,有些话,比如削弱世族力量啊等等的,谢神策是不会直接说的,只是轻微的暗示了一下。以太子的心机,不可能看不出来其中隐藏的更深层次的意思。

    那么必然的,这样做,如果成功了的话,最大的赢家不是太子,反而是谢家。

    因为......还是很简单啊。

    太子这么做会合司马弼闹翻——反正本来就已经面和心不合,如此在大晋,太子只能更加依赖于谢家。而出于感激,太子会向晋帝一样,继续和谢家保持着会福泽子孙的香火情。

    呵呵,真的是很简单。

    只是......操作很困难。然而,具体的操作,谢神策才不会去管呢,那是太子和转运使齐王以及北方军司马弼之间的角力。

    谢神策吸了吸鼻涕,然后将衣服紧了紧,盖上了被子,就在马车里午休了。

    ......

    远在千里之外的滁州王家,这时候迎来了一位客人。

    南宋陆家小夫子——陆卷。

    陆卷道滁州是为了找王老尚书,来拓录一本古籍残卷的,那本书记载了南宋番禹的一些地理图志,是陆卷此时正在编修的《天下图志》中很重要的一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