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晶格频率-《月之影面》


    第(2/3)页

    “你刚才说啥了,我怎么什么都没听见?”,张琪的状态也进入的很快。

    看中凌阳厂,是看中了它生产精密设备的能力,可以最快时间将分子编织设备从图纸变成实物,现在被余氏搅屎棍这么一弄,最快速的解决方案,反而变成耗时最久的解决方案了。

    跟邓卫国通完电话,再和邓若烟以及张琪商量了接下来谈判要采取的方针,为了麻痹余光为和他背后的人,谈判还得继续进行,而且最好还要表现的非常着急要达成协议的样子,这方面就看他们演技了。

    王一男召集李文静,以及理论组和超导组的成员,“我们需要修改计划了”,

    “之前的计划,是直接用哥德尔系统设计的分子编织机图纸,得到流水线设备,这样直接就可以通过编制程序,获得理论中的晶格结构了”,

    “这样确实是最佳的方案,可以少走很多弯路,直接得到大量的稳定的材料”,

    “不过现在想来,也有问题”,王一男说,

    “任何科学实验都是建立在海量的失败之上的,没有任何失败的记录,直接得到临界温度如此之高的超导材料,主角光环过于醒目,未免有点开挂的嫌疑”,

    “就好像都没在珠峰大本营休息,直接就拍了两张登顶的照片一样”,

    李文静点点头,“确实,虽然说材料是实打实的,但是没有中间过程,总是不够完美”。

    “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用分子编制技术,流水线生产超导材料,别人没有啊,总不能我们提供流水线设备,让其他实验室去验证吧”,王一男说。

    项目组的同事纷纷点头,这个问题太大了,分子编制流水线设备,这种大杀器怎么能够随便拿出去呢,这可是比极度紫外光刻机更牛的东西,说是国之重器,一点也不为过。

    王一男在白板上写下一个单词,“Roadmap(路线图)”,

    “根据前段时间我们对哥德尔系统中间数据的分析,这个路线图是比较合理的”,

    “虽然能找到这么复杂的晶格结构有点科幻,不过配合我们的理论解释,也不算太离谱”,王一男说,

    “何况还可以告诉别人,我们已经省略了十倍于成功尝试的失败次数,你们看到的,只是我们成功的部分”。

    围观群众发出一阵笑声,是啊是啊,我们没日没夜的干,失败了那么多次才找到这条登山的路,发表出来,也太便宜你们了。

    “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刷论文”,王一男敲了敲黑板,

    “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小阶段的进步,每一个阶段性晶格的形CD可以刷出一篇不错的论文来”。

    董志和罗小音,当然还有赵克勤的眼睛也亮了,论文谁不喜欢啊,W-L  Pair  是留给两位老板的,我们弄点其他的刷刷,叫兽,啊不对,教授职称甚至院士啥的,也没跑啊。

    “还要感谢姓余的啊,帮我们补足了欠缺的环节,这就叫做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王一男说,

    “哥德尔系统的最终晶格里面,包含了钙,钛,铜和氧四种元素”,

    “从最终形态上看,氧化铜还是晶格构型的基础,而不考虑钙原子和钛原子,铜原子的晶格构型之前的文献有过报道,使用焙烧的技术可以获得”,

    “董志,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一定要保证我们有足够数量的基础晶格构型可用,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哥德尔系统改进一下焙烧的过程,提高效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