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 鬼啊!-《后福》
第(2/3)页
通政司因管着最奏疏及密件,里头的人都是近臣,朝廷律法里管臣子贪墨贿赂这项首先查的就是通政司,皇帝当初升他为通政的时候,兴许就是他家底殷实,不大容易被钱财所惑这点。
安宁侯顺势一,果然有人正好奇地往他们瞟来。沈宓身份殊然,他也是国舅爷,如今郑王楚王争储,若是有人疑他买通沈宓左右皇帝决策而参上一本,那倒霉的可不止沈宓一人!
他当即不由吓出身冷汗,连忙将那石头塞回袖内,拱手道:“大人提醒的是,是刘某疏忽了!回头我便将这石头让人转送到府上,定不让人察觉半分!”
沈宓这么说,很明显有松动的意思,这让他很高兴,礼也是要讲技巧的,倘若他改赠一千两现银给他,只怕会被他反过来拿两千两扔过来打脸也未定!
但同时他又有点小埋怨,既然他有心收下这石头,又为什么不换个地方说话呢?
不过这都不要紧,只要他肯收,那就说明有戏。
等到他彻底靠了过来,再来分裂他与华家,就爽脆得多了。
他微笑着拢手,那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来些。
沈宓转过身来,负手走下石阶,一面浏览着这院子各处,一面拿折扇去挑墙角的海棠,转身笑道:“侯爷有心。不过,若是能把这石头的来历抄一份予我就好了。”
来历?那不就是备份礼单嘛!
“这是自然。”安宁侯点头,“既是献宝,自然要有个出处。子砚兄放心,这点在下定给你办到。”
官场上送礼常有各种不成文的讲究,往往为了应付朝廷盘查,所受之物都会捏造个说法由头,如此既证明并非无故受礼,来日有了麻烦,比如送礼之人有反悔之意,或是反口诬赖,收礼之人也好有个佐证。所以就有了礼单这东西。
安宁侯惯于此道,自然识做。心下自是暗暗记着不提。
晚宴过后,大家就陆续辞别回府了。
薛亭和董慢走的最早,顾颂再呆了会儿,跟顾至诚打了声招呼,也跟脚底抹了油似的出了府。
到了府外街口,薛亭二人早等在这里了,见他飞奔着过来,不由埋怨:“怎么这么久?”
顾颂道:“我父亲喝高了,跟他罗嗦了好几句才脱身的。”
董慢道:“快别说那么多了,先埋伏好,我方才听见安宁侯已经上了轿,估摸着很快出来了。”
顾颂点头,三人遂轻悄悄地往前出了坊,然后埋伏在安宁侯回府必经的一条巷子里。
京师许多古建筑,历代帝皇都在此建都,因此早就形成了规整的地形。魏国公府周边的环境与麒麟坊外差不多,此地叫做朱雀坊。朱雀坊外的大街也是繁荣兴盛,有着不少店铺,但今日下雨,店铺都早早打了烊,夜色便显得比平时来的早了些。
董慢挑了道有着窗口的破墙呆着,这是处未曾住人的民宅,透过窗洞可以丈外对面的门墙。眼下街畔的槐树在细雨里轻微的抖动着,在对面民居透出来的灯光下泛出幽冷的光,路上没有什么行人,偶尔有一两个,也是行色匆匆的庶民。
董慢从怀里掏出一个小药瓶来,说道:“我刚让护卫去弄了些芋头汁儿,这个东西沾在身上奇痒!你们的东西都弄好了么?”
“早就准备好了!”薛亭提起脚边一个包袱来,拍拍道:“等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