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荀小二的回归-《唐朝地主爷》


    第(2/3)页

    “面圣?!”魏冼、崔山南互看一眼,都觉天大的馅饼砸在了头上。

    面圣啊,那可是看皇上啊!都不用看见皇帝,只要自己的名字出现在皇帝面前,那都是莫大的荣誉,更是莫大的机遇。

    要是皇帝高兴,说不定就给个什么实职,赏个什么爵位哩!当然这些是不太可能的,但让皇帝看见一下自己,那走在大江南北,也是极尽可以大吹牛皮的了!

    况且,这是送《弟子规》啊!

    《弟子规》是什么文章?那是天下一等一的大文章,上课高悬于庙堂,中可常驻于士子心中,下可流传于百姓道途。此等文章送到御前,还能不是功劳?

    铁定的一笔大功摆在面前,就是因为徐清的一句话……

    “学生叩谢刺史大恩!”

    魏冼,崔山南行五体投地大礼!

    魏冼走了,徐清好是忙了三四天,把各县州学的问题给解决了。

    三月中旬,开学招生。

    由于去年收入还算不错的原因,各家农户都挤着挨着把自家子弟往学校送,最后,徐清一咬牙,一拍板,让每个州学招了七十学生!而且年级大一点的,先上。

    两个老师,各自管三十五个,已经算是极限了。这可不是管羊群,一根棍子能管上上百只,这可是要教东西的。

    二十八所州学,加起来有近两千个学生,徐清一下子感觉到头疼了。光教材就要四千本,按照德兴书坊的速度,要足足印制三天。

    只是一算银子,一本书十文钱,就是四万文钱。就算银铜一比一千五,不过是二十六七两的样子。

    刺史府里,徐清躺在摇椅上,晒着暖洋洋的春.光,慵懒至极。不一会儿,一名丫鬟跑过来和徐清说什么事。

    事实上,由于荀雪儿要带孩子,管不了事,黄诗梅还没进来,名不正言不顺,徐清惫懒,不想管事,现在徐清家里的大小事务都交给了小月打理。还在洛南的时候,小月就已经显露出管理的才能,算得上徐清的小丞相了。现在更是不得了,家里不时多出一些徐清都不认得的丫鬟啊,老妈子啥的在勤恳做事,余家也愈来愈有“大家风范”了。

    只听拿小丫鬟道:

    “徐……徐老爷,外,外面,秦县令……秦县令求见……”

    徐清看那小丫鬟,不过十三四岁罢了,此时面对这徐清这等“大佬”,紧张得不行。徐清一时起了玩心,便对她道:

    “你说什么?没听清……”

    小丫鬟此时更是憋红了双颊,一字一顿的回道:

    “徐    老    爷,外    面    秦    县    令求    见。”

    小丫鬟说完,长吁一口气,低着头,希望徐清就此放过她。可徐清这等“恶霸地主”,哪里能放过这么一个大好的调.戏丫鬟的机会?

    “哎呀,你这丫鬟,声儿忒小了,再说一遍!”徐清佯装生气。

    那丫鬟低着头,差点就要吧嗒吧嗒掉眼泪了,可她忍住了,语气坚定而流畅的道:

    “徐老爷,外面秦县令求见!”

    “这才对了,记住了,说话就要这般模样,自个儿去小月姐姐哪里领赏吧?”徐清站起来,笑着对小丫鬟说道,说完,起步往外走去。秦县令,便是沧县县令秦时了,他来这里,必然有要事相商。

    见到了秦时,徐清道:“时啊,有什么事情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