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入宫-《娇术》


    第(2/3)页

    带路的小黄门尽皆脚步匆匆,虽然并没有透露什么内情,可那催促的语气,在前头带路的步子,无一不显示着宫中确实有了大事。

    过了宣德门,汪明越发觉得有些不对,他回过头,见得那门处守着的兵卒远比平日里多了一倍。

    带头的小黄门没有领着人朝崇政殿而去,也没有带着人去垂拱殿,却是走了一条十分生僻的道路。

    前头不远处站着七八个人,就在道路中央,只立着不动,仿佛在争执什么。

    汪明望过去,却是沈度、黄昭亮并两个枢密院的官员汇聚在了一处。

    他本来已被小黄门领着走得极快,此时却是自觉地又加快了几分步子,很快,便走得进了,听得黄昭亮在追问道:“福宁宫再往北行,便要进得内廷,后头乃是仁明宫,外臣无故不得进内廷,尔等究竟是为何事!”

    汪明恍然大悟。

    他纵然心中已是觉得奇怪,可毕竟不是黄昭亮这般曾经与几朝元老一并逼迫张太后退位的老臣,自是不如对方对宫中各殿分布了若指掌。

    原来这一条,乃是去仁明宫的路!

    那不是杨皇后居住的宫殿吗?

    这是发生了什么事?!

    ***

    一并被宣召入宫的,自然还有范尧臣。

    幸好此时正在白日,若是在晚间,两府重臣各自回府,届时再从府中诏入宫中,十名官员各自带着他们的上百名仪仗匆匆入宫,不用等到太阳出来,就能闹得京城上下一片惶惶。

    只是范尧臣却不似汪明,他一惯行事小心,一见来下诏的是张生面孔,心中已是警惕起来,待得那近侍匆匆请他入宫,却不曾打开手中诏书,也不曾念得旨意内容,他更是立刻便发觉了其中的纰漏,并不着急进宫,手里拿过诏书,立时就打开来。

    他只粗粗扫了一眼,便抬起头,举着手中明黄色的绸缎卷轴厉声问道:“这是何意,为何下诏的乃是皇后!”

    那诏书语焉不详,并无落款,却只在右下方盖得一个仁明宫的小印。

    这样一个诏书,说得好听些,是无用,说得难听些,已经称得上是矫诏。

    只是那旨意上头并没有正面言说自己乃是天子,追究起来,最多也就是拿几个传旨的小黄门开刀而已。

    那内侍见得范尧臣如此反应,本就吊着一颗心,更是马上就变得面色惨白,他吞了口口水,左右一看,见公厅之中胥吏、官员已被清退,虽是依旧不敢说,却急得嘴唇都发起白来,惶惶然道:“宫中有急召,请范参政随下官入宫!”

    见得对方不说明,范尧臣便把手中圣旨押回了那内侍手中,冷声道:“恕本官不能听从仁明宫中诏令!”

    若是皇后一份旨意,便能叫动一朝宰执,这将成何体统!

    将来若是今日皇后一份诏令,明日太后一份诏令,便要调动两府重臣,这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范尧臣不肯入宫,那黄门急得满头是汗,眼泪都要生生被逼得出来,偏是什么都不能说,只好惶急地道:“范参政请随下官入宫罢!此番去的乃是仁明宫,本是参见天子并皇子殿下,同皇后娘娘并无干系!”

    到底是宫中出来的内侍,虽然什么都没有说,却是又什么都说了。

    为何要去仁明宫参见天子同皇子?

    那一处本是皇后所居宫殿,也住着皇子赵署。

    什么缘故,才叫这一父一子二人都在里头,还要同时召见一个宰辅?

    范尧臣几乎是一瞬间便猜到了五六分,他伸手把那小黄门抱在怀中的旨意又取了过来,打开复又看了一遍。

    上头遣词造句十分笼统,连自己都有些潦草,只是单看这一份诏书,却是依旧设了都看不出来。

    范尧臣抬头追问道:“仁明宫中此时召见了多少人?”

    这却不是不能答的。

    那黄门很快回道:“两府尽皆受有诏令。”

    范尧臣便再不细问,只把那诏书收好,跟着出了门,自往大内而去。

    耽搁了这一阵,纵然范尧臣的公厅不远也不近,他到得仁明宫的时候,其余人却是尽皆到了。

    他进得殿中,左右看了一圈,没有见到天子赵芮,没有见到小皇子赵署,只有两府重臣站在殿中,正在小声争论。

    见得一脚才踏进仁明宫的范尧臣,正正面向殿门口的孙卞却是忽然叫了起来,道:“舜夫到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