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花木兰-《长生归来》


    第(1/3)页

    竹林四贤中,林夫子是孔圣的后人。

    孔子春秋时期的鲁国人,那个时代书法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萌芽阶段,各国文字差异很大。

    一直到秦始皇一统文字后,书法这一门艺术,这才逐步开始腾飞。

    书法的起源,源远流长,自文字诞生的那一刻起,便一直在发展中。

    但真正意义上的,有史记载的第一名书法家,却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

    统一文字的构想,便是李斯提出的。

    但这并不是说,李斯之前就没有书法家,孔子能为后人敬仰,这字自然不可能差。

    孔子以“儒”入道,讲究的是“君子堂荡荡”,信奉的是“子不语怪力乱神”,他的书法‘精’髓,便在于一个“气势”上。

    “好一个正襟危坐,不愧是孔子传人。”

    眼见林夫子提笔如剑,气势如刀,北辰羽墨不由一脸赞叹。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林夫子一声冷笑,也不理会北辰羽墨,以秦篆提笔埋头而写。

    一语写罢,波澜不惊,风生不起。

    四周静悄悄的一片,众人无不瞪大了眼睛,有些茫然。

    堂堂书法宗师,所写的秦篆,居然毫无异象产生,这……什么情况?

    “这叫做‘一鼓作气’,乃是一种合击之术。”

    眼见上官雪疑惑望向自己,姬林笑道。

    “合击?书法还请联合杀伐?”

    助理小赵一脸茫然,如同听神话。

    “请!”

    “请!”

    小王先生和大王先生同时提笔,以行书在纸上挥洒,在十几秒后同时停笔。

    “弯弓征战作男儿!”

    “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

    “拂云堆上祝明妃!”

    这是小王先生写的《题木兰庙》,和林夫子写的《论语》一样,同样波澜不起,让人一片茫然,不明白为何会这样。

    “帕首弓腰出阁姿,卷漳营郭记完碑。”

    “女郎剩取花名在。岁岁春风一度吹”

    这首是大王先生写的诗和二贤一样,同样没有任何异象发现,让人瞪大了眼睛,无法理解。

    虽说大道至简返璞归真。可那也总不可能,一点反应都没有吧?

    莫非竹林四贤宝刀已老,再无征战之力?

    哗啦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