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不褪色的经典【一更求订阅】-《文坛救世主》


    第(1/3)页

    躺在床上,张楚虽然闭着双眼,不过并没有沉睡过去,而是在救世主系统里面阅读着李碧华版的小说。

    一切的电影故事都是基于文本的,有文学的文本,有视听的文笔,这两者的融合决定了电影的高度!

    显然《霸王别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正是一个基于一流文学文本的一流影像展示,再加上众多演员完美无瑕的演出,彼此成就对方,铸造成永不褪色的经典。

    这部电影实在太过于经典而且影响深远,如果仅仅是谈论原著的话很难避开它的影响力。

    可当张楚慢慢在系统之中阅读小说之后,才发现这两者到底是不同的文学类型。

    客观来讲,电影选择了一种诠释,固定住了这个时空,然而再完美的诠释毕竟都只能牺牲了字里行间无穷无尽的想象力!

    他是带着电影的记忆去看小说的,翻开书页之后,记忆当中的画面一点点清晰,一行行、一帧帧地再现。

    可是看着看着,电影的画面逐渐融化,小说从纸面上翻开了新的境地。

    尽管故事的框架一致,但这差别还是很明显,其中差异最大的就在结尾!

    小说的结尾写到1984年,期间包括了段小楼被发送到福州,小楼在wen革结束后偷渡到香江,而蝶衣则是在重温《霸王别姬》中拔剑自刎。

    相比而言,电影的节奏更加紧凑一些,电影只展现了wen革结束后一年,在重温《霸王别姬》的过程中蝶衣最终实现了从一而终,这位他的一生画上个壮丽的感叹号,同时也产生巨大的悲剧力量!

    少年的蝶衣,也就是小豆子在练习戏文《思凡》的时候,总是练不正确,被师傅打得手心开花也不肯改。

    戏文原词是“我本事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总是被他念成“我本事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

    这个地方反映出小豆子年幼时候对外界强加自身性别的无意识反抗。

    就在接下来的剧情里面,小说中关师傅用烟斗捣进小豆子的嘴里,而电影的实施者则是大师兄。

    一嘴血污,含泪开窍,小豆子最终接受了暴力的征服,从此开始他在性别认知上的根本改变,这里就是导火索!

    张楚在脑海中认真思考片刻之后,决定这一段情节采用电影的片段。

    相比起小说中师父的严厉残酷的惩罚,电影中小豆子由他最亲近的师哥来惩罚时,给读者以及未来观众们带来的震撼会更大一些。

    小豆子心中的感情波动相比起来也大过小说里对师父带给他的恐惧,这里不光有身体的痛苦还有心理的恐惧,以及师兄表现出来的失望。

    当然,张楚绝不会承认自己是被电影画面吸引,舍不得修改这一幕的情节!

    当小豆子嘴角带血唱出那一曲思凡的时候,画面的凄美让人记忆深刻。

    这一场是发生在小癞子自杀之前,情绪的铺垫非常到位,让观众们心里格外憋屈难受,恨不得冲到电影里面把那些坏蛋统统打趴下!

    当然小说里面小癞子并没有拉着小豆子跟他一起逃跑,没有用大三子儿买糖葫芦的戏,同样没有他跟小豆子“我什么时候才能成角儿”的那一段话。

    这些都是电影剧本进行的重新演绎,正因为如此才会愈久弥新。

    同时打动张楚的还有陈凯歌那种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小说是由香江女作家写出来的,但在电影里面故事发生的场景至始至终都在燕京!

    同样的,小说里面的关于京剧真正的描写很少,或许是因为李碧华对这门艺术了解得并不透彻,毕竟写多了容易出现纰漏,还不如少写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