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长生院-《错嫡》
第(2/3)页
姚妈妈领了命忙去前院,结果江藜他们早就出门了,江喜追出门去也没找到人。
刘氏坐在桌前,将梳子都捏断了,呼啦一声把梳妆台上的东西都扫到地上,犹觉得不解气。
正房的下人们都低垂着头,大气都不敢出。大小姐本事真高。来了没多久就把夫人气的跳脚,失去理智,就连要走都让夫人这般生气,这府里除了大小姐也没谁了。
采绿早上一觉醒来天已大亮,她猛的坐起身,听到外面院子里静悄悄的,想着江藜她们应该还没醒,忙起身穿衣,从箱子里翻出自己进府的时候穿的一身衣裳,拿了个包袱皮包上,又将府里发下来的丫鬟穿的比甲叠的整整齐齐的放在床上,左右看看了,有些不舍,又似下定决心,背着包袱就去了江藜门前跪下。
不受宠的大小姐走了。对府里的下人影响并不大,大家该干嘛干嘛,只有星澜院的下人有些担忧去处。茉莉、麦冬两个早就跟刘妈妈打好了关系,这边江藜她们刚走,刘妈妈就带着茉莉、麦冬两个去了正房,等着姚妈妈给安排去处。
江藜谢绝了江喜的好意,按照记忆里的路去了李家镖局在京城的落脚点。结果非常不巧。
“刀疤他们走啦。前天走的。说是几个兄弟伤势好的差不多了,镖局还有不少镖要跑,他们押了趟镖就走了。”二当家声如洪钟。大清早的精神头也足足的,说道:“刀疤跟我讲好了,你江大小姐要是请镖师,我们一定派最好的镖师给你。不过正不巧。最近镖局的几个好手都不在,最快能回来的也要等两天。江大小姐要不等个两天再过来?”
这京城,她是一刻钟都呆不下去了。
“京城到湖广,那条路比较安生?”江藜想了想,问道。
二当家愣了下。还是回道:“走陆路快但是变数多,你要是不赶时间,我建议你走水路。从通州码头坐船,一路走到镇江。再换船走大江,一路能到湖广。”
听着路倒是好走,江藜把二当家说的路线用笔记了下来,甚至到了通州找哪个船家都告诉他们了,还贴心的写了封信让江藜带给船家,好让船家多照顾他们。
江藜谢了再谢,这才把信跟路线图贴身藏好,除了镖局的门。
“你们饿吗?咱们去买些吃的吧。”江藜揉了揉肚子道。昨儿晚上招呼宾客她没怎么吃东西,后来又闹了一场,消耗实在是大,这会儿已经饥肠辘辘了。
江春揉揉瘪了的肚子,连连点头。
四人找了个包子铺,点了一笼素包跟一笼肉包并几碗粥。他们身上都没有多少钱,花钱都得精心打算。
“老板娘,包子已经送过去了,还有什么事要做吗?”听到有人说话,声音还很稚嫩,江藜好奇的望过去,只见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穿着粗布衣裳,上面打满了补丁,却很干净整齐,正仰着头问包子铺的老板娘话。
老板娘指着后院道:“去把碗洗了,今儿就没什么事了。”小家伙清脆的应了声,风一样的跑进来后院。
“这是谁家的孩子,真听话。”江藜夸道。
包子铺老板把包子拿了过来,还端了盘自家做的爽口小菜下粥,回道:“姑娘不是京城人吧?”
江藜一愣,点头道:“我刚来京城不久。”
包子铺老板点头:“京城人都知道,我朝大长公主良善,建了长生院收养这些无父无母的孩子,不止管他们吃喝,还会请师傅去教导他们本事。朝廷为此还嘉奖过长公主,也打算把这长生院归入朝廷名下,不过户部哭穷,说养不起这些孩子,最后长公主生了气,说她自个办起来的就自己养起来。这不长生院一直都是长公主用自己的俸禄供养着。可是长生院的名声打了出去,不少人养不活自家的孩子都给丢到长生院门前,长生院里的人越来越多,大长公主养着也吃力,又不能三天两头的找人捐助,后来就想了法子,年纪大些的就来城里找些跑腿的活计,一来体验疾苦,不至于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性子,二来也让他们多些生存的技能,不至于等长大了还得靠被人养活。三来也是减轻庵里的负担,这事倒也是一举多得。”
这会儿店里人不多,老板也讲出了兴致,就坐到桌前,继续讲了起来:“我们都觉得长公主大善,她要是不开这样善堂,不知道多少孩子都得活活饿死。我们这些小老百姓想帮帮忙,又怕贵人嫌弃我们捐的银子少,后来长生院有了这样的规定,我们这些商铺就多少会找一两个长生院出来的小孩帮忙跑跑腿,洗洗碗什么的,做些小活计,每天给他们结工钱,也算是尽个心,出个力了。”
“老板心地真好。”江藜诚心夸道,扭头扬声道:“再来一笼包子,我们也多买两个包子,照顾照顾老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