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六章 青岩茗翠-《山野杂家》


    第(2/3)页

    坐在主席台上的茶叶评审专家们年纪最小的都在五十以上,都是跟茶叶了半辈子交道的人,一生喝过的茶比很多人喝过的水还要多,他们的鼻子、舌头、眼睛对茶香、茶汤的滋味、茶色都极为敏感,有些品牌第一次开汤就被一致淘汰了,根本没有进行后两次开汤的必要。

    毕竟有一百多个茶叶品牌来参选,若每个品牌都走完三个评审程序,至少要花三四个小时,而茶叶评审会一般控制在两个半小时左右。

    荀良工年近七十,满头白发却精神奕奕,担任中江省茶叶协会会长十余年,经验非常丰富。

    在短短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就已经排除了三十多种茶叶。

    “哎,中江省的茶文化终究比不得豫河、闽州、滇南等茶叶强省,每年能上得了台面的茶叶实在太多了,而且总是那么几家茶叶厂!”

    按照茶叶协会的条文,茶叶协会主席最高年龄不得大于七十,荀良工主持茶叶评审会的最后一年,仍没看到让他眼前一亮的新茶,而青岩茗翠他喝了几十年,早就没有了新鲜感,且青岩茗翠与那些顶级的茶叶品牌相比,劣势还是很明显的,心中无限感慨的同时不免有几分失望。

    “老荀啊,这茶叶评审的工作真是份苦差,平时喝惯了那些上好的茶叶,再喝这些茶都磨舌头!”

    挨着荀良工坐着的省茶叶协会副会长关成济抿一口待评审的茶叶,忍不住苦着脸抱怨道。

    “一年就这么一次,坚持坚持吧!你比我小三岁,还能再来三年,我明年就要退休了,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看到中江省有新的茶叶品牌冒头!”

    荀良工摇摇头,当了十几年的茶叶协会会长,总觉得不圆满。

    “今时不同往日,小品牌在市场上很难生存下去,很多地方的茶山早就荒废了,咱们中江省能维持一百多个茶叶品牌就很不错了,哪敢奢望新的茶叶品牌冒头呀!”

    两个小时候后,荀良工皱着的眉头终于有了一丝舒展,关成济脸上也笑开了花。

    茶叶评审杯中的茶叶外形美观,条索紧结,圆浑弯曲,白毛显露,色泽翠绿,从肉质看,清香馥郁,味醇回甘,冲水后,汤色绿明,叶底均匀,上等的好茶!

    “还是这熟悉的老味道让人舒心一点,尤其是在喝了那么多其他小品牌的茶叶之后!”

    荀良工喝一口后,顿觉神清气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