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赵佶无奈地翻了个白眼,只能赔着笑脸连连点头。“多谢嫂嫂,有机会一定上门拜访堂兄和嫂嫂。” 三首第三名,依次挂了出来,两位年过五旬的老司机抱头痛哭,据说这二位乃是经尽了千辛万苦,埋头苦读诗书三十余载,一直科举却未能考取进士的老货。 却仍旧未见王洋的大作,倒是那位呆萌美少女李清照十分自信地嫣然一笑。“看样子小妹的另外一首词作,不在第二的位置,就是在魁首的位置上。” “那咱们就好好期待吾妹的佳作吧。”看着李清照那模样,李逾一副与荣有焉的表情道。 等第三名的喧闹过去之后,两个大灯笼再一次高高悬了起来。“天哪,今日姑溪居士也来了?你们看,那是姑溪居士的手笔,咦,李清照李家小娘子的大作也在。” 人群再一次沸腾了起来,一再的意图想要靠近灯笼区,不过最终还是被顽强的禁军给阻拦在了外围,不过仍旧有些激动的文学青年,哪怕是让人挤得胸膛都瘪了一圈,仍旧忍不住在那里摇头晃脑的高声吟诵起了姑溪居士的大作和李清照的大作。 “昨日霜风入绛帷。曲房深院绣帘垂。屏风几曲画生枝……”这是一位面白无须,不过头上的儒巾不知道已经被谁扯掉的文学青年,正在声嘶力竭的摇头晃脑,犹如一位嗑了摇头丸的隐君子正在嗨皮。 这边厢,一位年过五旬,白发花花的老头激动得含着一包眼泪,高声的读着李家小娘子的大作。“……薄衣初试,绿蚁初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太难得了,绝对是佳作啊,如此佳作,当可名垂千古。” “唉,可惜老夫早生了三十余载,不然,说不得一定会登那李太学正的府邸,上门提亲。” “滚!你个鹤发鸡皮的老不要脸,你都已经快七十了,比人家李家小娘子的爷爷辈还大,居然还想着要去提亲,要提也该是老夫才对。老夫年不过花甲……” “你们这两个死不要脸的变态老头,滚一边叽叽歪歪去,莫要挡着我们欣赏女神的大作,再看,信不信我揍你丫的。”文学青年们此刻就跟打了鸡血针的发情公牛似的。 现场直接就乱作了一团,推推攘攘,相互攻击者比比皆是,而口口声声,高呼李家小娘子才情冠绝东京汴梁的文学青年更是数不胜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