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有奖有罚-《两世活法》


    第(1/3)页

    看了书友留言,认真考虑了下,也觉得脑子里的数据流有点鸡肋了,后面五万字存稿全废了,前面部分章节也得重新调整,好在情节不多,到不是太麻烦。这几天在老家给闺女办转学,25号才能到单位,废了五万稿子,剩下的存稿不多,一天只能先发一章,等回单位再多码吧。

    **************************

    林河到山上的时候,周建成组织人手刚把积雪清完,正在盖房子。

    今年采矿场的机械设备比去年多了不少,挖掘机一共上了十六台,去年上矿时林河买了四台,剩下十二台全是租的;装载机二十台,全是租的,黄兴平和甘继强一人一台,甘继强不会开这玩意,雇了两个司机开,舅舅黄兴平自己就开装载机,雇了一个司机倒班。

    自卸车上了三十台,除了林河自己买的十五台八吨,剩下全是小吨位的。

    去年定了开春上矿要盖砖房,周建成选好地方,正在打地平。

    自卸上山的时候,把砖头水泥沙子全都拉了上来。

    房子没什么要求,能遮风挡雨就行。

    上百号人齐上阵,只用了十天时间就盖起了二十间砖房,架上炉子狠狠烤了三天,虽然还有点潮湿,但民工却等不及了,直接搬了进去。

    潮湿还能忍,地窝子不能忍。

    二十间砖房,林河占了一间,一年也住不上几次。

    周建成一间,两个女工占了一间,几个领工的头头一间,剩下的十人一间。

    矿上的女工不多,只有两个,炊事员二婶陈秀兰和舅妈李秀蓉。

    听起来不可思议,但实情就是如此。

    这年代河西的私人矿山企业,都是亲戚扎推的集中营。因为打工难,找活不容易,只要有人开矿办厂子,亲戚就会扎推涌进去,这也算是时代特色了。

    按照林河的想法,其实他宁愿给舅舅黄兴平一笔钱,让黄兴平自己干点事业。

    但他不能直接给,除非黄兴平张口问他借。

    黄兴平和甘继强买的装载机都是三十万的,这年头人工成本低,就算雇两个司机,一年也没几个钱,林河照顾一下,昼夜不停一天挣两个台班,一个台班新车八百块,一天就是一千六,除去天气影响和车辆故障,一个月四万问题不大。

    新车毛病少,维修保养什么的成本没多少。

    除掉司机的工资,干十个月,收回车钱还能有十几万赢利。

    林河当然会照顾,不是他目光短浅,不知道亲戚扎推对企业的弊端。对于采矿队来说什么精细化管理全都是扯蛋,说的难听点,管理高手在这里的作用连个民工都不如,压根就用不上,民工排队挑,谁干都一样,不照顾自己的亲属才是脑子有病。

    出矿这天,四号采矿场来了好多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