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建村 分田-《晚明伟业》


    第(3/3)页

    “公子的安排哪有不对的,只是她们当中有些人不愿意种,要是荒着岂不是浪费?”村民说道。

    “她们不想种可以租给你们啊,你们想想那田地的收成,你们就算交两份租子也是有很多余留吧”,杨明这样一说,一些富有劳动力的村民便暗忖道:“一会回去就找那些姑娘谈谈租子的事。”

    “赵大娘,你家有三口人,考虑到你老已经六十多岁了,所以就把村东口的十亩水田分给你,还有六亩梯田,且因你大儿子在上一次夺粮时断了腿,所以就额外补偿您一亩旱田,再加上共计半亩的地,可是您家只有您一个人可以下地,您种的过来吗?”杨明笑问道。

    “这个不劳公子挂心,我种不完留给我孙子”,赵大娘说着就忙抱住了写着自己儿子名字的桩子,深怕被人拔了去。

    “罗兄弟,这是你家的二十三亩田地,你看看,还有没有分得不均的地方”。

    “张大爷,这是你的五亩田地。”

    ……

    杨明等人忙活了两天才把田地分完。分完之后,一些村民家的妇孺已经迫不及待地去各自的田地里拔草灌水。

    因为急着要回去耕田,四队的青壮年加班加点的用了三天时间就将三处山口的木寨门修建完毕,然后又用了两天沿着山峦河流,修建好了挡墙。

    可等到他们来到各自的田地时,却发现既没有足够的耕牛也没有足够的犁头,连松土的锄头都没有。全村只有十把锄头和五把犁头,七头畜生,对于耕田而言十分不足。

    刘铁匠照杨明的指示,已经搭建好了曾字形炼铁炉,杨明见此便一咬牙命人把好不容易得到的二十多把腰刀和二十多根长矛全都重新回炉融化,打制犁头等农具。而只留下只够装备一个队的十六根长矛和四把腰刀。

    这让刘黑等人很不解,问杨公子不是说在如今的局势下,军事要放在第一位吗,怎么把兵器都变成农具了。

    杨明的回答是军事也是要建立在生产上的,没有足够的生产发展谈何发展军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