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三国之蜀汉复兴》


    第(2/3)页

      “众卿平身。”

      “谢陛下!”

      这话喊完,刘寻终于要由一介亡国王爷向新国皇帝了蜕变!

      当然,登基大典隆重而繁杂,绝不是大家喊一声就行的。但是众人推举,刘寻同意,大家喊过皇帝,差的也就是那一场登基大典了。

      接下来又是一连三日的庆祝。吴济、颜渊等臣子紧锣密鼓的张罗。选址建立祭天神坛啊,缝制龙袍啊,制作各种仪仗旗帜、金瓜银钺、组建御前各卫队、修缮皇宫、昭告天下……

      一国之君登基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就算群臣努力准备,一切都弄好的话,也要差不多将近一个月呢!要是宫殿、仪仗、礼仪等各方面不达标的话,岂不是草台班子山大王了?哪还有脸把大汉当做继承了东汉正统地位的唯一合法王朝呢?

      刘寻在经历这些事儿的时候,司马炎同样在经历。

      司马炎继承晋王之位的仪式比较简单,在司马昭下葬的第二天,司马炎就在晋王府举行了继位仪式,成为了晋王。

      不过比较尴尬的是,王位的继承需要皇帝下旨。可是曹奂跑了,司马炎也不可能再立一个傀儡皇帝,那样的话过不多久篡位的时候要把他废掉,又麻烦又容易得臭名声。所以司马炎直接由众朝臣拥立为晋王,也算是开创了王位继承的新模式。

      但是这个时候国家的国号还是魏国,皇族却跑了,由刚继位的晋王进行监国——真是要多别扭有多别扭,要多尴尬有多尴尬。

      鉴于司马炎迟早要登基称帝建立晋国,司马氏的忠实走狗贾充就提议说,曹氏皇族知道自己德行浅薄,功劳不足,不配拥有国家,所以自己走了,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事儿。而晋王司马氏一脉,挡住西蜀的六出祁山和九伐中原,挡住东吴的连年进攻,平息了三次叛乱,挡住了匈奴等蛮夷的攻击,为天下百姓带来了更好的幸福生活——总之功劳极大,德行极高,正该上合天意、下合民心,登基称帝,建立万世不灭之大晋国!

      司马炎一听,心情激动。从爷爷司马懿到伯伯司马师再到爹爹司马昭,几代人的奋斗,还不就是为了能当个皇帝?眼下这个梦想就要实现了!不过呢,这皇位是跑不了的,不如谦虚一下,做个样子。

      于是司马炎就说:哎呀,你不要那么急嘛。这登不登基的,总要去问问各处的地方官,问问各处的百姓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