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列车上,赫鲁晓夫看到了斯大林给他的亲笔信,内容只有一个,不惜一切代价,挡住红警帝国的进攻。 赫鲁晓夫很清楚自己在斯大林眼中的定位,在这个时候能够被看重,并不是他的指挥才能,而是他的铁血手段。 挡住敌人不需要太强的指挥才能,而是寸土必争,让士兵们无法后退。 这也是赫鲁晓夫在斯大林格勒最好的成绩,远东的局势,凶险也明显超过了斯大林格勒。 在赫鲁晓夫坐上火车的当天晚上,就收到了来自远东的信息。 乌苏里斯克被红警帝国攻占了,符拉迪沃斯托克、伯力也全都被敌人包围。 战争从爆发到现在,才过去的三天的时间,总共五十万的军队被歼灭,当中有三十五万的苏联部队投降。 火车上的赫鲁晓夫也直接担负起远东方面军最高指挥的责任,快速下达了好几个命令。 第一个命令是对远东方面军所有投降将领的家人处置命令,这些将领的家人,将会被送往西伯利亚各个地方的矿产,当作劳力。 那些军官的家人,以及所有可以搜索到士兵家人,也全都包含在这个命令之内。 第二个命令是要求远东方面军,所有的士兵,全都集中到共青城和伯力。 面对红警帝国强大的海军,苏联根本无法救援符拉迪沃斯托克,因此完全放弃了这个港口,将兵力集中到伯力。 并不是赫鲁晓夫不愿意救援,对比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价值,伯力的价值才是苏联人现在最急需的。 伯力是苏联在远东的第二大城市,同时也是和共青城一样,是苏联在远东的战争命脉。 这两座城市,是苏联在远东矿产储备和开采量最大的城市,战争爆发之后,苏联加大了对这两座城市矿产的开发。 毫不客气的说,这两座城市开发的矿产,是苏联战争的主要支撑之一。 大量来自苏联内部大清洗和战争中投降将领和士兵的家人,也都是在这两个城市之中当劳力,加上各种原本的矿产工人,两座城市的劳工数量都在百万数量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