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邀月诗!-《儒术王座》
第(2/3)页
到掌灯时分,堪堪走完半个御花园,因晚上还要赴广场赏月宴会,宇堂太子便放九国使者回住处稍作休整。
一个时辰后,九位使者各自换了服装,齐聚宴会广场,广场灯火通明,恍如白昼,纵横井然的灯笼好似数十条浮于半空的火龙。
姜国赴宴的王公大臣已经到齐,筵席山珍海味已经摆满。
一轮银盆满月将将升起,光芒开始照耀人间。
九国使者落座不久,姜帝姜后驾临。
一番君臣宾主寒暄,宴会正式开场,丝竹管弦之乐伴着觥筹交错之声在广场缓缓漾开,飘向四面八方。
正坐在春秋阁楼窗前赏月的姜仲也隐约听到鼓瑟吹笙的乐曲,只是那声音遥远得仿佛儿童时的梦境。
姜仲抬头望着悬挂在半天的明月,发现这里的月亮也没比较圆,心中一动,开始抑制不住地思念父母,思念家乡。
“杜子美说得没错,月亮终究还是故乡的更明亮。”
如此感叹了一句,收回视线,正巧看到一缕月光透过窗户在屋内洒了一片银白,小时候背诵的李太白的那首熟烂的五言诗蓦地出现在脑海。
姜仲起身走到书桌前,捏起一支毛笔,笔尖稍稍点了点墨汁,开始写道: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最广为传颂的一首诗,也是无数孩童的启蒙诗,本诗语言朴素清新,韵味却含蓄无穷,偶然得之,神妙而得天趣,成为游子思乡题材最著名的代表作。
姜仲写完此诗,轻叹一声,刚欲掷笔,忽然感觉到一股蓬勃的气息冲天而起。
……
此时广场宴会,众人兴致正酣,姜帝方才着人与九国使者斗诗,不料苏晋急才,当今吟了一首《姜宫月》拔得头筹:
第(2/3)页